乌臼根皮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乌臼根皮通常可煎汤内服、研末外敷或泡酒外用,具体用法需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乌臼根皮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根皮,具有利水消肿、杀虫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水肿胀满、疥癣疮毒等症。
1、煎汤内服
将干燥乌臼根皮切片后加水煎煮,取药液分次温服。适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等利水药配伍。内服时需严格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引起胃肠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
2、研末外敷
取乌臼根皮研成细粉,用麻油或凡士林调敷患处。对疥疮、湿疹等皮肤瘙痒性疾病有止痒杀虫作用,也可用于外伤出血的止血。皮肤溃烂处禁用,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做局部皮试。
3、泡酒外用
新鲜乌臼根皮浸泡于白酒中密封贮存,两周后取药酒涂擦患处。可用于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的局部消肿止痛,每日涂抹2-3次。皮肤破损或酒精过敏者不宜使用,避免接触眼周黏膜。
4、熏洗坐浴
煎煮浓汁后加温水稀释,用于会阴部熏洗或坐浴。对痔疮肿痛、阴道瘙痒有缓解作用,每次浸泡15-20分钟。女性经期禁用,水温需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
5、配伍使用
与苦参、白鲜皮等配伍增强杀虫止痒效果,与车前子、赤小豆同用加强利水功效。需中医辨证后组方,自行配伍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毒性,孕妇及体虚者慎用组合方剂。
使用乌臼根皮前应咨询中医师,明确辨证后选择合适用法。内服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外用时出现皮肤红疹需立即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不可长期连续使用,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贮藏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