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1、临床症状
肺部感染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咳黄痰或血丝痰。部分患者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胸痛多表现为深呼吸时加重,少数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手段,可显示肺叶或肺段实变影、磨玻璃样改变。胸部CT分辨率更高,能发现早期微小病灶,明确病变范围,鉴别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CT可早期发现真菌感染特征性改变。反复影像复查能评估治疗效果。
3、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为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反映炎症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可判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军团菌感染。
4、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革兰染色可初步判断细菌类别,痰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有重要价值。咽拭子核酸检测适用于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筛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尤其适用于重症或免疫缺陷患者。
5、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治疗效果不佳或疑似特殊感染的患者,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气道黏膜病变,获取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测。经支气管肺活检能鉴别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炎。检查前需评估出血风险,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
疑似肺部感染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帮助恢复。卧床患者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康复阶段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逐步恢复适度运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规范使用基础药物。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