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炎不能拔牙
发炎期间通常不建议拔牙,可能加重感染风险或影响创面愈合。口腔炎症可能由龋齿、牙周炎或智齿冠周炎等引起,需先控制炎症再考虑拔牙。
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引发更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如间隙感染或骨髓炎。炎症状态下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术中出血量可能增加,术后疼痛和肿胀程度也会更明显。炎症组织质地松脆,拔牙时容易发生牙根断裂或牙槽骨损伤,增加手术难度。部分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更强烈,拔牙后创口愈合速度明显延缓。某些特殊位置如靠近上颌窦的牙齿在炎症期拔除,可能诱发上颌窦瘘等并发症。
存在严重全身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急性传染病期间,拔牙风险会进一步升高。颌骨放射性坏死患者、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在炎症期拔牙可能诱发颌骨坏死。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如白血病急性期,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妊娠期女性若伴有口腔急性炎症,拔牙操作可能刺激引发早产。对于复杂阻生齿合并囊肿感染的情况,需先进行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出现牙龈肿痛或面部肿胀时应及时就医,通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炎症消退后需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拔牙时机,术前可拍摄口腔全景片明确牙根与神经管的位置关系。日常应注意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牙周维护,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发炎部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至少术前两周开始戒烟,以降低术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