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什么危害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全身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该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心内膜引起,常见危害包括瓣膜穿孔、脓肿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心脏结构破坏
病原体侵袭心脏瓣膜可造成瓣叶穿孔或腱索断裂,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最易受累。瓣膜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反流,听诊可闻及病理性杂音。严重者需进行瓣膜修复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
2、栓塞事件
心内膜赘生物脱落可随血流播散,引发脑栓塞、肺栓塞、脾梗死等。脑栓塞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冠状动脉栓塞可诱发心肌梗死。栓塞概率与赘生物大小密切相关。
3、心力衰竭
瓣膜功能受损和心肌炎症反应共同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表现,需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4、脓毒性休克
病原体及毒素入血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持续高热、血压下降、乳酸升高等。需紧急进行血培养、广谱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5、免疫复合物沉积
细菌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可致局灶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皮肤血管炎可出现奥斯勒结节、詹韦病变等特征性皮损。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栓塞风险。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钠盐控制水肿。康复期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及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出现发热、新发杂音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