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转移酶比值高怎么回事
氨基转移酶比值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必要时肝活检等方式干预。
1、病毒性肝炎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病毒复制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升高,可能伴随乏力、黄疸。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肝。
2、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释放增多,比值常超过2,伴有肝区隐痛、食欲减退。治疗需严格戒酒,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补充维生素B1片改善代谢。
3、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可引起肝细胞毒性反应,比值异常多伴随胆汁淤积,出现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口服双环醇片促进肝酶恢复。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脂肪沉积,早期比值轻度增高,可能无自觉症状。需控制体重至BMI小于24,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配合运动改善代谢,必要时使用奥利司他胶囊减重。
5、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导致慢性炎症,女性多见,比值升高伴球蛋白增高。确诊需检测自身抗体,采用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免疫抑制治疗,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副作用。
发现氨基转移酶比值异常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饮食,禁烟酒,适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肝功能异常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每月复查肝功直至指标稳定。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