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关于肾炎有哪些诊断

发布时间:2020-12-1027270次浏览

肾炎是现如今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该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对于此病,及早的发现和接受有效治疗是关键,因此很多的人都想知道,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肾炎,以便及时的发现及时接受正规专业医院的治疗,那么肾炎有哪些诊断呢?

肾炎作为一种疾病,应该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任何疾病都是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的,肾炎常见的四种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但实际上,有时候这些症状和体征院表现非常轻微,或者说人们不容易发现而联想到自己已经患上肾炎这种疾病。

1、肾小球肾炎诊断可以通过肾功能检查,根据检查中出现肾小球功能减退,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现象,以及肌酐增高等等来进行诊断。

2、肾小球肾炎在诊断时,尿常规是一种常见的检查,通过尿液中有微量或者少量的蛋白质来进行诊断。

3、想要诊断肾小球肾炎,患者还可以通过症状表现,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来进行诊断。

4、肾实质增厚,回声弥漫增强,光点模糊,似云雾遮盖,肾皮质与肾髓质无区分,肾窦回声相对淡化,甚至整个断面内容浑然一体,正常肾结构无从显示。这是常见的急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病理变化,虽互有差异,使声像图的表现也有所差别,如外形状态的程度、被膜模糊的程度、肾皮髓质区别的清晰程度,肾窦回声状态的程度等相互差别,对急性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整体的炎症病变的特征是一致的。

6、肾脏肿大,肾脏的各径线均增大 尤以厚径为明显,使肾脏外形隆突,饱满,球形发展。

7、肾脏被膜显示不清,轮廓界限不清晰,边缘模糊,也是常见的急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对于肾炎的诊断标准,上面的内容已经做出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是不是也都知道了呢,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对肾炎疾病有所了解,定期的为自身进行检查,避免错误的诊断延误治疗,同时,也要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远离肾炎疾病,拥抱健康。

相关推荐

02:28
女性右肾疼是怎么回事
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泌尿系炎症,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或者发烧,通过抗炎治疗、多饮水、避免受凉,一般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或是缓解。二、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的疼痛相对炎症来说比较剧烈,经常呈绞痛,时常会伴有恶心、呕吐;做超声检查往往可以确诊,如果结石小于5cm,可以口服药物治疗,结石大于5cm以上,需要通过碎石或手术来进行治疗。三、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经常会有无痛性的肉眼血尿,查体时腹部会摸到包块,需要通过超声来确诊,必要时需要做尿中瘤细胞检查。还要确保是不是肾脏疼痛,注意有没有阑尾炎或盆腔炎,也有可能是其他腰部疾病引起的。
02:08
肾炎引起高血压严重吗
肾炎引起高血压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有可能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这时需要给患者积极的控制降压治疗,控制血压达标到140/90毫米汞柱以内,若不控制,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的逐渐的坏转,甚至会出现恶性高血压,并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说视物模糊、高血压脑病、急性肾损伤等等。所以肾炎引起的高血压要重视,因为有的时候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02:03
长时间憋尿会影响肾吗
长时间的憋尿会影响到肾脏。膀胱是一个容纳器官,肾脏是一个排毒的器官。尿液中的代谢产物长时间在膀胱储存中会损伤膀胱的粘膜,出现尿频、尿急、憋尿以后尿痛这些症状。长时间的憋尿会导致尿道的压力增加,局部的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细菌堆积易引发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这类的疾病。另外长时间的憋尿,尿道的压力增高会导致精阜口扩张,男性人群易诱发前列腺炎、尿道炎、睾丸炎等疾病。因此长时间憋尿对肾脏不利的。
尿潜血一定是肾炎吗
尿潜血不一定是肾炎。尿潜血是指通过尿常规检查化验尿,尿液中显示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代表泌尿系统有出血。一般尿潜血有三种原因,一是结石,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结石,都可能造成尿潜血;二是肿瘤,肾、膀胱、输尿管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前列腺肥大可能造成尿潜血;三是炎症,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检时也可能会发生潜血;生理期或便秘也可能造成尿潜血。其中泌尿道感染是引起尿潜血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是要诊断是否是由于肾小球肾炎造成的尿潜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是否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等相关检查。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1658次收听

小便潜血3十是肾炎吗
小便潜血三个加号是否是肾炎引起,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因为肾炎可以引起小便潜血三个加号,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病因,还有很多其他病因,可以引起小便潜血三个加号,比如泌尿系感染可以引起小便潜血,三个加号,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小便潜血三个加号,不同病因引起的小便潜血三个加号,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肾炎引起的小便潜血三个加号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小便潜血3+,主要是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80670次收听

肾功能是验血还是验尿
肾功能是验血。长期以来,临床上普遍采用血肌酐评价肾功能,但是缺乏足够的敏感度。(1)血肌酐受年龄、种族、性别的影响较大,血肌酐水平相同的年轻男性和老年女性,其肾功能完全不同。(2)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只有当肾功能减退到50%以上时,血肌酐才会上升,而大部分CKD三期患者血肌酐还处于正常偏高的水平,通常不受重视,容易漏诊.目前临床上对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评估常常使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法计算eGFR只需测定患者血肌酐水平,并且结合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将相应的数值直接带入到公式就可以计算得到。因此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肾功能的一种方法。
语音时长 01:26

2021-04-16

105806次收听

人得肾炎会死人吗
大家都知道,肾炎这种疾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一种肾方面的疾病,肾炎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影响都是很大的,那么,人得肾炎会死人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人得肾炎会死人吗的一些内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得肾炎能不能生育
肾炎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的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的肾炎类型,那么得肾炎能不能生育呢?
试问肾炎到底遗传吗
很多疾病都是带有遗传性的,而且往往这样的疾病,专家会建议女性不要生育,或者是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生育,当然如果能将疾病彻底治愈,那也是有机会可以孕育下一代的。那对慢性肾炎患者来说,疾病会遗传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吗?相信这个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下面我们还是来详细了解一些吧!
肾炎主要怎么治疗
肾炎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和困扰,所以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防止此病发生在自己身上,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了解清楚肾炎的治疗方法,那么,肾炎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炎病因都有哪些
慢性肾炎,全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指的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作为为基本临床表现,病因各有不同,病变缓慢进展,而且会使肾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各种肾小球病的病理类型及病
肾炎的早期症状
肾炎有很多的临床类型和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肾炎患者具体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通常肾炎患者在早期的症状也是非常多,有些肾炎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多是在体检或者住院过程中偶尔被发现。大多数肾炎患者早期的症状就是腰酸乏力,容易疲倦,特别是活动以后,这些症状更加明显。有些肾炎患者表现的是水肿,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眼睑、颜面部的水肿更加明显。另外有些肾炎患者表现的是尿的颜色发生改变,有肉眼血尿,尿中泡沫增多,出现蛋白尿。当然有些肾炎患者在早期就表现有头晕、头痛、血压升高等。因此如果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予以积极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0

62910次收听

什么原因引发的肾炎
免疫介导、系统性疾病、遗传因素、感染、过敏都可能导致肾炎。肾炎一般医学上叫做肾小球肾炎,根据肾小球肾炎的不同分类,病因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以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多数找不到病因,通常是通过免疫介导的方式起病,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而发病,发生炎症时如急性扁桃体炎可能会激活或者加重这一过程的出现,根据病灶积累的情况,病情有轻有重、严重的可造成不可逆的肾脏损伤;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通常是因为系统性的疾病而导致肾脏发病的,比如常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当然还有一部分肾炎是因为遗传因素造成。大部分的肾炎病因是不明确的,但是感染、过敏可能发病的诱发因素,也有继发的情况,治疗需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出现了以上情况,还是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语音时长 01:27

2019-10-15

53834次收听

02:13
肾炎的治疗方法
肾炎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方面,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冲击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一般治疗上包括饮食起居和适当的活动,水肿尿少的要限制钠盐和限制入水量,多食用有营养的食物、多休息;对于病因的治疗中要找到病因后可根据病因治疗,比如去除感染的病灶,脱离过敏的环境,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尿蛋白的量;其次是激素的治疗,通常可以给予短期足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的还可以加用细胞毒类的药物,在免疫活跃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血浆置换;合并症的积极处理,主要是针对一些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有心脑血管病的时候,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减少新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的药物。
02:41
肾炎注意事项
肾炎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需要保持无盐、低盐,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重复的感冒等。一、卧床休息,尤其在患病前1到2周,否则容易发生危险。要等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以后才能逐渐的恢复活动。二、饮食,早期一般要求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以后,可以低盐饮食,要控制全天食盐的用量在1到2克。其次,蛋白质摄入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一般在氮质血症没有解决时,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每天每公斤零点五克。三、避免重复感冒,家里居室需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去公共场所活动,如若家人患病必须与孩子隔离,不要让孩子反复的感冒,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