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怎么引起的中医治疗
湿疹可能由湿热蕴结、脾虚湿盛、血虚风燥、外感风邪、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中医治疗湿疹主要有清热利湿、健脾祛湿、养血润燥、疏风止痒、调和情志等方式。
1、清热利湿
湿热蕴结是湿疹的常见病因,表现为皮肤红肿、渗出、瘙痒剧烈。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外用药可选择黄柏洗剂、苦参洗剂湿敷患处。饮食需避免辛辣油腻,适当食用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食物。
2、健脾祛湿
脾虚湿盛型湿疹多见于慢性期,皮损色暗、渗出少但反复发作。治疗需健脾益气、化湿止痒,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日常避免生冷食物,适量食用山药、茯苓等健脾食材。
3、养血润燥
血虚风燥常见于病程较长者,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瘙痒。治疗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汤加味。外涂紫草油、甘草油可润肤止痒。注意减少热水烫洗,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
4、疏风止痒
外感风邪诱发者起病急骤,疹色偏红、游走性瘙痒明显。治疗侧重疏风清热,方选消风散加减。可配合针灸曲池、血海等穴位。避免搔抓刺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5、调和情志
情志失调导致的湿疹常随情绪波动加重,需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常用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配合耳穴压豆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湿疹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洗护产品;穿着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饮食记录可疑致敏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刺激皮肤,稳定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