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年人容易得房颤
老年人容易得房颤主要与心脏结构退化、慢性疾病累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心脏结构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纤维化、心房扩大等退行性改变会导致电传导异常。心房肌细胞被纤维组织替代后易形成异常电信号,引发房颤。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片或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律。
2、慢性疾病累积
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会加速心房重构。高血压导致左心房压力增高,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两者均可诱发房颤。合并这些疾病的患者需控制原发病,如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同时监测心律变化。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下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均可触发房颤。表现为夜间或餐后突发心悸,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规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调节神经活性。
4、电解质失衡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电稳定性。老年人因饮食摄入不足或利尿剂使用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定期检测血钾血镁水平,必要时补充门冬氨酸钾镁片。
5、药物副作用
部分老年人服用的支气管扩张剂、甲状腺激素等药物可能诱发房颤。用药期间出现心慌症状时应及时复查心电图,医生可能调整为索他洛尔片等更安全替代药物。
老年房颤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进行散步等适度有氧运动。注意监测脉搏是否规整,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者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出现持续心悸、胸闷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