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的症状有哪些
二期梅毒的症状主要有梅毒疹、扁平湿疣、黏膜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脱发等。二期梅毒通常发生在感染后6-12周,是梅毒螺旋体经血液播散至全身引起的系统性表现。
1、梅毒疹
梅毒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全身对称性分布的红色或红褐色斑疹、丘疹或斑丘疹,直径约0.5-2厘米,不痛不痒。皮疹多出现在躯干、四肢和手掌足底,掌跖部位的铜红色斑疹具有特征性。梅毒疹通常在2-3个月内自行消退,但若不治疗可能反复发作。
2、扁平湿疣
扁平湿疣好发于温暖潮湿的皮肤皱褶处,如肛门周围、外生殖器、腹股沟和腋窝等部位。表现为扁平隆起的湿性丘疹,表面湿润,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病变常融合成片,呈灰白色或粉红色,可能伴有轻微瘙痒。
3、黏膜损害
二期梅毒可导致口腔、咽喉、生殖器等部位的黏膜出现损害。常见表现为黏膜斑,即边界清晰的灰白色糜烂面,周围有红晕,多发生于口腔黏膜、舌、扁桃体等处。咽喉部损害可能导致声音嘶哑,生殖器黏膜损害可能引起不适感。
4、全身淋巴结肿大
约50%-80%的二期梅毒患者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最为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好,无压痛,直径通常为1-2厘米。淋巴结肿大可能持续数月,即使皮疹消退后仍可存在。
5、脱发
二期梅毒可引起特征性的虫蚀样脱发,表现为头皮出现多处小片状脱发区,形似虫蛀。脱发区毛发不完全脱落,残留长短不一的断发。这种脱发通常是可逆的,经过规范治疗后毛发可以再生。除头皮外,眉毛、胡须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脱发。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二期梅毒经过规范治疗预后良好,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检测,观察疗效并监测复发可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