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如何缓解疼痛
中耳炎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保持耳道干燥、调整睡姿、咀嚼动作等方式缓解疼痛。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耳部外伤等因素引起。
1、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朵,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鼓膜压力,缓解胀痛感。注意避免烫伤,婴幼儿需家长测试温度后操作。
2、药物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中耳炎导致的跳痛。化脓性中耳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儿童应选用布洛芬混悬液等剂型。
3、保持耳道干燥
洗澡时用防水耳塞阻挡进水,游泳后及时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潮湿环境易加重细菌繁殖,保持干燥可减少分泌物刺激引发的刺痛。禁用尖锐物品掏耳,避免损伤耳道皮肤。
4、调整睡姿
患耳朝上侧卧可降低耳内压力,枕头垫高30度有助于咽鼓管引流。避免压迫患侧耳朵,急性期可采用半坐卧位睡眠。婴幼儿应由家长协助调整体位。
5、咀嚼动作
咀嚼无糖口香糖或软质食物能促进咽鼓管开张,平衡中耳内外压力。适用于飞机起降或鼻塞时的耳闷胀痛,但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期应避免。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涕,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饮食宜清淡,限制奶制品摄入以减少黏膜分泌物。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耳道流脓等症状,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其抓耳、哭闹等行为变化,避免延误治疗导致鼓膜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