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月经会有血块出现
月经中出现血块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速度、经血量、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若伴随严重痛经或异常出血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1、生理性原因
月经血块多因经血中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不足导致。当经量较大时,血液在宫腔内滞留时间缩短,未充分溶解的纤维蛋白与脱落内膜混合形成暗红色凝胶状物质。这种情况常见于久坐、经期受寒或激素波动时,通常血块小于硬币大小且无特殊不适。
2、子宫收缩异常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加速内膜脱落的同时导致经血排出受阻,积存的血液易凝结成块。这类血块多伴随下腹坠痛,热敷或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症状。
3、贫血状态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子宫内膜修复延缓,脱落后易形成不规则碎屑状血块。同时贫血会导致凝血功能轻度异常,可能出现经期延长和血块增多,建议检查血常规并补充琥珀酸亚铁片。
4、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使经量明显增多,血液在宫腔滞留形成拇指大小的深色血块。患者常伴有经期延长、尿频等症状,可通过超声确诊,必要时需行肌瘤剔除术。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导致前列腺素异常分泌,引发剧烈痛经和大量血块排出。血块中可能混杂巧克力色组织碎片,确诊需腹腔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控制病情发展。
经期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每日8杯温水摄入促进代谢。可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但需控制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铁吸收。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情况,若血块持续增多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妇科就诊。日常可通过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改善宫寒体质,但禁止经期盆浴和阴道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