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
轮状病毒疫苗可能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轮状病毒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呕吐等,极少数可能出现肠套叠等严重反应。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1-7天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以下,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部分婴幼儿会出现轻微腹泻,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1-2次,性状稍稀,无脓血便。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短暂呕吐,一般1-2次后即可缓解。这些反应属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即可。

极少数婴幼儿接种后可能出现肠套叠,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轮状病毒疫苗相关肠套叠发生率极低,约为1-5例/10万剂次。接种后应密切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及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应让婴幼儿多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母乳喂养可继续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可适当增加喂水次数。如出现发热可进行物理降温,腹泻时可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在接种后3天内引入新的辅食。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推荐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