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运动的正确做法
提肛运动可通过收缩肛门周围肌肉、保持收缩状态、放松肌肉、重复进行、配合呼吸等方式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预防或缓解痔疮、尿失禁等问题。

1、收缩肛门周围肌肉
采取站立、坐位或仰卧位,保持身体放松,集中注意力感受肛门周围肌肉。缓慢收缩肛门及会阴部肌肉,类似憋住大便或小便时的动作。收缩时应避免同时收缩腹部、臀部或大腿肌肉,确保仅针对盆底肌群发力。初次练习者可对镜观察腹部是否起伏,帮助纠正错误发力方式。
2、保持收缩状态
肌肉收缩达到最大力度后维持5-10秒,初期可从3秒开始逐步延长。保持过程中需均匀呼吸,避免屏气。若出现肌肉颤抖或无法维持,可适当缩短时间。每日练习时逐渐增加持续时间,最终目标为单次收缩维持10秒。该阶段能增强盆底肌耐力,改善肌肉控制能力。
3、放松肌肉
收缩结束后缓慢放松肌肉,完全放松时间应达收缩时间的2倍。放松时需彻底释放张力,可通过深呼吸辅助肌肉松弛。每组练习后休息20-30秒,观察肌肉是否恢复初始状态。放松阶段与收缩阶段同等重要,能预防肌肉疲劳和过度紧张。

4、重复进行
单次训练完成10-15次收缩放松为1组,每日练习3-4组,组间休息1-2分钟。初期可从每日1-2组开始,根据肌力改善情况增加组数。练习频率建议早晚各一次,避开饭后1小时内。规律训练4-6周后可观察到肌力提升,长期坚持效果更显著。
5、配合呼吸
收缩时用鼻子缓慢吸气,放松时经口呼气,呼吸节奏与动作同步。避免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的反向模式。呼吸深度保持均匀,采用腹式呼吸可减少腹部代偿。正确的呼吸配合能提升氧气供给效率,降低练习时的疲劳感。

提肛运动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建议设定每日固定练习时间。练习期间如出现疼痛、漏尿加重等情况应暂停并咨询医生。避免在排尿或排便时进行训练,以免干扰正常生理功能。可结合凯格尔运动器械辅助训练,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日常注意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搬重物、剧烈咳嗽等。
相关推荐
02:33
02:32
02:27
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