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炎要做手术吗

65200次浏览

患了鼻炎最好不要做手术。事实上,每个患鼻炎的病人病情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在选择具体的方法的时候,最好是根据我们的具体症状来选择。这样,治疗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很多人都患有鼻炎,患上鼻炎之后,身体会非常不舒服。很多人都知道,治疗鼻炎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但其实做手术也是治疗鼻炎的一种方法。那么,患上鼻炎要做手术吗?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鼻炎要做手术吗
  患了鼻炎后,最好不要做手术进行治疗。虽然说进行手术,是治疗鼻炎的一种方法。但从目前先进的医学发展状况来看,即便是进行手术同样也是不能让病患完全康复的。因此,对有鼻炎的病人来说,最好不要做手术。然而,如果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的话,病患就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可是,手术只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病患鼻炎的症状进行控制,是不能让治愈患者的鼻炎的。

鼻炎的病因
  1、遗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的人,是很容易患鼻炎的。
  2、抗原物质
  变应原物质进入鼻黏膜后,就会和一些抗体相结合而导致变态反应。引发变应原主要有两大不同类型。
  鼻炎该怎样治疗
  1、局部治疗
  清洗鼻腔
  鼻内分泌物比较多的患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清洗鼻腔。
  其他治疗
  针刺治疗,封闭治疗等。

减充血剂
  可以种盐酸羟甲挫林喷雾剂,连续使用的时候,不要多过七天的时间。如果要连续使用,中间要间断三天到五天的时间。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很好的抗炎的疗效,会有减充血的作用。
  2、病因治疗
  查出局部以及全身病因,及时的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关推荐

03:14
儿童流浓黄鼻涕吃什么药
儿童流黄鼻涕是由鼻炎、鼻窦炎所导。其药物治疗如下:一、用鼻减充血剂、麻黄素喷鼻子,以改善鼻塞的症状。二、给与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治疗,像糠酸莫米松或雷诺考特,以改善鼻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三、给与鼻用的生理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主要是清理鼻腔的分泌物。如果长期流黄鼻涕的用药效果不好,应到医院就诊,通过鼻内镜的检查排除鼻腔是否有异物。有些孩子在玩东西的时候,将东西塞到鼻腔,会形成鼻腔异物导致的感染,还有些病人鼻腔内有鼻窦炎,鼻窦口引流不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盐水洗鼻能不能治好鼻炎
盐水洗鼻是治疗鼻炎的一个方法,但单纯的盐水洗并不能治好鼻炎,盐水洗鼻只是治疗鼻炎的辅助的方法。鼻炎有很多种,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可能又分很多种,慢性鼻炎也分很多种。推荐盐水洗鼻的最主要是一个慢性单纯性的,或者慢性肥厚性的鼻炎。病人主要症状是鼻子干或者分泌物比较多,这个时候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一方面把鼻腔里面的分泌物冲洗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鼻腔的湿润,所以仅仅是治疗鼻炎,特别是慢性鼻炎一种辅助的治疗。仅仅通过盐水洗鼻并不能完全治好鼻炎,完全治好鼻炎可能还是要用一些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比如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持续的鼻堵、鼻子干、结痂,仅仅是其中一个症状,用盐水冲洗能够解决病人鼻子干问题,也可以把病人的鼻痂冲洗出来,但鼻堵的症状通过盐水冲洗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种肥厚性鼻炎因为增生导致,最终恐怕还是要通过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增生肥厚的鼻黏膜,才能解决鼻堵问题。所以盐水洗鼻可以治疗鼻炎,但单纯用盐水洗鼻并不能根治鼻炎。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89296次收听

鼻炎会造成鼻咽癌吗
鼻炎一般不会造成鼻咽癌,鼻咽癌是属于恶性肿瘤性疾病,而鼻炎是属于良性病变,比较好治疗,主要是外界异物刺激,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引发的炎症。通过正规系统的检查可以彻底治愈,对身体影响不大。鼻炎对日常生活会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头疼、嗅觉减退等各种症状,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但是出现鼻炎后若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刺激可能会诱发鼻窦炎,同时还有可能会逐渐演变为鼻咽癌。因此出现鼻炎后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最好不要拖延治疗时间,可以进行内窥镜和组织活检,判断是否出现癌变。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11

96890次收听

02:09
抠鼻子会得鼻炎吗
抠鼻子会得鼻前庭炎。因为在抠鼻子时常用器械或手上带有细菌,会反复刺激鼻前庭的皮肤。而鼻前庭皮肤上富有毛囊以及皮脂腺,一旦感染,会出现局限性的或者是弥漫性的鼻前庭炎,造成鼻痛,鼻翼或者是鼻尖部的肿胀,鼻前庭有脓性的分泌物及结痂。长此以往,未得不到好的治疗,就会形成慢性的鼻前庭炎,应及时给与抗生素的软膏治疗。如果反复抠鼻子,也会将细菌带到鼻腔,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症,造成鼻堵、流脓鼻涕,鼻腔黏膜糜烂,甚至会引起流脓鼻涕、头痛等症状。所以,禁止用手去抠鼻,防止继发鼻前庭炎及鼻炎。
02:13
益生菌对鼻炎有效果吗
益生菌对鼻炎没有效果。益生菌主要治疗菌群失调,是治疗肠道的菌群失调的。肠道长期用抗生素,或者饮食习惯不好,可能会导致肠道的菌群失调,所以患者经常会腹泻、拉肚子,这时可以用益生菌来改善肠道的菌群。过敏性鼻炎可以用一些喷的激素,可以抑制过敏反应,也有的鼻炎,早期被认为是免疫力低下,用一些调整免疫力的药物,也是有效的。不同类型的鼻炎有严格的诊疗指南,都是根据指南来制定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指南,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用益生菌治疗鼻炎。
02:13
过敏性鼻炎通过体育锻炼能治愈吗
过敏性鼻炎,仅通过体育锻炼无法治愈。过敏性鼻炎是个体,对于致敏原的一种免疫的反应,病人典型的症状会出现,流大量的清水样鼻涕、鼻堵、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所以,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症状非常明显的时候,在体育锻炼上,要注意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这样会导致由于鼻腔、鼻塞,使病人产生呼吸困难的感觉,要用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可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这样避免机体对于致敏原过度的敏感,同时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使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使症状减轻。
鼻炎影响唱歌吗
鼻炎会影响唱歌,声音是先由声带振动产生,然后再通过鼻腔、鼻窦、口腔的共振产生音色的变化。鼻部有炎症时,鼻腔的粘膜会发生肿大、鼻甲会增大,这样便会改变原来的音色,从而使发出的声音出现变化。鼻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建议鼻炎患者尽快得到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医生在对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先明确鼻炎的类型,然后再对症治疗。鼻炎分为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不同的鼻炎类型,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有所差异,患者在接受医生的治疗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要严格的遵医嘱。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20

102292次收听

鼻子滴黄水是鼻癌吗
鼻子滴黄水大多不是鼻癌,鼻子出现滴黄水的情况主要和以下原因有关:1、鼻窦炎。鼻窦炎会引起流鼻涕,鼻窦炎患者会出现滴黄鼻涕的情况;2、鼻前庭湿疹。鼻前庭湿疹也会引起鼻子滴黄水;3、鼻腔肿瘤。鼻腔里面有肿瘤时,会刺激鼻腔粘膜,从而出现鼻子滴黄水的情况。不同的病因,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到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后,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期间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要严格的遵医嘱。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20

78064次收听

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怎么区分
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区别很大,我们一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区分:1、临床症状的不同。慢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发作,鼻塞,有些人会出现头部昏沉和头痛的情况。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流清鼻涕,打喷嚏的次数比较多,眼睛痒等情况。2、诱因不同。慢性鼻炎是由于鼻腔粘膜发炎所导致的。可以利用鼻子喷剂来缓解症状。而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对外界的某些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从而引起鼻子敏感。过敏性鼻炎一般是季节性,一般春季和秋季是高发季,需要服用一些脱敏药物。在出门的时候要戴好口罩,避免接触到过敏原,引发身体的不适。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21

111847次收听

慢性鼻炎能根治吗
慢性鼻炎能根治吗?鼻炎一般是可以治好的。其它类型的鼻炎,例如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很难根治,容易反复发作。但合理的治疗可在发作期减轻并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并减少鼻炎的复发。定期冲洗鼻腔等,部分患者也能达到基本根治。
鼻炎会不会遗传
鼻炎主要分为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变应性鼻炎有遗传性;非变应性鼻炎一般不会遗传。
流鼻涕打喷嚏鼻炎吃什么药
流鼻涕打喷嚏是鼻炎中常见的疾病症状,而导致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对病人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而对于流鼻涕打喷嚏鼻炎可以选择抗过敏药物、激素鼻喷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鼻喷剂等药物,同时还可以辅助抗感冒药物。
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尽管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急性鼻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因为该种疾病想要彻底治愈难度比较高,所以病人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现如今经常用来治疗急性鼻炎这种病症的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疗法以及穿刺冲洗疗法等,病情反复者可以考虑应用手术疗法。
鼻子堵塞怎么办
鼻子堵塞按摩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还需要找出鼻塞的原因,这样才可以好转。需要查清楚病因,这样才可以。建议平时多吃一些果蔬,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远离过敏性的食物,还可以用热水蒸汽放在鼻子下面,用能够起到好转的作用。
01:50
鼻炎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
鼻炎和普通感冒经常容易混淆,好多老百姓感冒经常看一些内科。其实普通的感冒就是急性鼻炎,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的一些急性炎症。所以普通感冒的病人,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针对鼻腔黏膜的一些病变,用一些药物,也可以用感冒药,喷鼻子药等对症药,改善鼻梁的通气,减轻局部黏膜的炎症。另外因为病毒引起,所以一般一周左右都能缓解。它也和病人抵抗力,机体的免疫程度有关。有些病人也有一定自限性,病人不应产生紧张情绪,要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