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病因与传播
传染性软疣病毒属于痘病毒科,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物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感,成人多通过性接触或共用毛巾等物品感染。皮肤屏障受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增加感染概率。
2、典型症状
皮损初期为米粒大小丘疹,逐渐增大至豌豆大小,呈珍珠白色或肤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可见脐凹。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及会阴部,通常无痛痒感,但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
3、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典型皮损形态即可临床诊断,必要时行皮肤镜检查可见特征性乳白色无结构区。鉴别诊断需排除扁平疣、寻常疣等,对不典型病例可进行病理活检确认。
4、治疗措施
物理治疗包括液氮冷冻、激光或电灼去除疣体。药物治疗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水杨酸软膏等局部外用。对于多发或顽固性皮损,可配合西多福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所有治疗均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5、预防护理
避免搔抓防止自体接种传播,患者衣物毛巾应单独清洗消毒。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集体生活的儿童患者需隔离至皮损消退,公共场所避免裸足行走。
传染性软疣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时避免用力搓揉皮损部位。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有助于皮肤修复。痊愈后需观察3个月防止复发,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免疫功能异常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