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喝奶粉上火怎么办

53494次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婴儿都因为妈妈的母乳不够,不得不以奶粉为主食,但是喝奶粉很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不良症状。这个时候妈妈应该要给宝宝多喝点温水,也可以在奶粉中加上菊花晶,如果有必要可以更换奶粉。另外就是可以给宝宝喝点绿豆汤,并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半都是吃母乳,但如果母乳不够就得喝奶粉,不少小宝宝平时都是以奶粉为主食的。不过奶粉喝宝宝容易有上火的症状,比如说大便干燥,湿疹,消化不良,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那么喝奶粉上火怎么办?
  1、多喝温水
  如果宝宝喝奶粉出现了上火的情况,那么妈妈应该在每天早晨的时候让他们喝上一杯温水,这样可以清除肠道当中的垃圾,并且排出毒素,有效的缓解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
  2、奶粉中加菊花晶
  菊花晶是用优质的菊花经过科学的加工和提炼变成膏状,然后再配合白糖粉制作而成的一种晶粉,可以开胃凝神,有效缓解宝宝上火的症状。妈妈在给宝宝冲调奶粉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上一些菊花晶。
  3、更换奶粉
  很多宝妈都追求大牌的奶粉,其实有一些奶粉,虽然品牌很好,价格也很高,但却不一定适合宝宝的体质状况,所以宝宝吃了这样的奶粉就容易上火。奶粉的选择应该根据宝宝的体质来决定,建议是选择钙含量稍微少点的。
  4、给宝宝喝点绿豆汤
  绿豆是非常好的一种清热解毒的食材,喝绿豆汤或者绿豆粥是可以改善上火症状的。如果说宝宝喝奶粉上火了,妈妈可以试着让他们喝点绿豆汤,不过不要一下子喝太多,以免伤到宝宝的肠胃。
  5、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宝宝喝奶粉上火之后,应该要增加他们的辅食量,不要喝那么多奶粉,多给宝宝吃一些新鲜的果蔬。不过要是比较小的婴儿,别让他们直接吃,可以制作成果泥、果汁或者蔬菜泥、蔬菜汁等,这样吃更容易吸收。

相关推荐

七个多月宝宝可以添加哪些辅食
首先添加的是含铁米粉,含铁米粉没有问题后,再慢慢添加果泥或鱼泥、肉沫等。这时候就可以慢慢开始进行添加了,另外对于七个月宝宝,由于比较小,多半要喂以流质饮食,不要喂孩子比较坚硬的食物。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每天一般两到三次辅食,每次量在20克到100克之间。好多妈妈,在七个月左右也会开始给孩子尝试,做一些小零食比如溶豆或者蒸一些鳕鱼,是可以吃这些辅食的,另外对于七个月宝宝,还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只不过在母乳不太充足时,辅以辅食或其他代乳品,但母乳喂养还是要继续。
语音时长 02:28

2021-09-29

74924次收听

03:06
婴儿维生素D3要吃多久
婴儿维生素D3,根据2016年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所推荐的,维生素D3在3岁时可以逐渐的停掉。人体维生素D3的主要来源,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日光的照射,照射人的皮肤,使人的皮肤转化成维生素D3,人的皮肤里头有维生素D3的前体,通过日光照射以后,就能转化成人体可以利用的维生素D3,这是一个主要的人体维生素D3来源。当然,维生素D3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就是从食物中来源,但是这种来源是比较少的,小于30%,所光靠吃东西来补充维生D3,一般是不能够达到人体所需求的。
03:06
六个月的宝宝添加什么辅食
6个月的宝宝,实际上还是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母乳充足,应该以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可以适当的开始添加辅食。对于辅食的添加,最初应该优选含铁的米粉,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比较常用的辅食,除了米粉以外,也可以适当添加果汁、米糊、米汤、米粥,也可以逐渐的开始添加泥类的水果,如苹果泥、土豆泥等,一般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先要连续的添加3天,宝宝如果对辅食不耐受,也就不要再给他进行添加了。
宝宝纯母乳喂养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宝宝纯母乳喂养乳糖不耐受,如果腹泻不严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少量多次喂奶,每次减少摄入乳糖,同时也可给予补充乳糖酶。如果腹泻比较严重,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换用五乳糖的奶粉,急性感染性腹泻后,继发乳糖不耐受,更换一段时间无乳糖奶粉,腹泻好转以后继续母乳喂养。宝宝纯母乳喂养乳糖不耐受,可以根据不耐受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毕竟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可以满足6个月以内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腹泻不严重,生长发育正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少量多次喂奶,每次减少摄入乳糖,减轻乳糖的副作用,从而减轻腹泻的次数。母乳喂养的同时,也可以给予补充乳糖酶。如果腹泻比较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换用五乳糖的奶粉,急性感染性腹泻后,继发乳糖不耐受,更换一段时间无乳糖奶粉,等宝宝腹泻好转以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乳糖不耐受也能够好转。
语音时长 01:01

2021-06-09

70556次收听

宝宝吃奶粉会过敏吗
宝宝吃奶粉是否会过敏,需要结合宝宝身体体质来决定。如果宝宝身体体质对牛奶或者蛋白质过敏,则吃奶粉之后会出现过敏的现象,身体会表现出哭闹、拉肚子以及脾气比较暴躁的症状。如果宝宝身体体质比较好,身体内没有易感的基因,则吃奶粉过敏的现象会比较小。如果大人不能判断宝宝是否对奶粉过敏,可以先少量的让宝宝喝些奶粉,喝完奶粉之后大人要观察宝宝身体的状况,如果出现哭闹、皮疹或者拉肚子的现象,则不能给宝宝喝奶粉,并且也要到当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比较合适的奶粉品种进行服用。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09

71619次收听

宝宝喝完奶就吐奶怎么回事
宝宝喝完奶就吐奶,可能是宝宝的吞咽功能没有完善,食管下的括约肌松弛,就容易出现溢奶、呕吐的问题。每次给孩子喂奶量比较大的时候,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就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吐奶的情况,或者就是喂过奶之后没有给小孩子拍奶嗝,空气可能会进入小孩子的胃里面,造成吐奶的现象。随着小孩子的年龄慢慢增长,大概到6个月之后就会慢慢改善,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尽量抱着喂,不要躺着喂,让孩子的身体呈45度倾斜,这样胃里的奶可以自然的流入到小肠里面,能够有效减少吐奶的情况发生。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85606次收听

01:43
婴幼儿可以吃芒果吗
婴幼儿可以吃芒果,芒果是一种水果,无非含有维生素、纤维素、糖分、少量的酯类等,而且吃了芒果以后能够补充维生素。但芒果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水果,芒果里含有的芒果素含有一种物质叫5-羟色胺,是最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所以前提是婴幼儿不能够对芒果过敏。有的孩子吃完芒果之后嘴唇会肿,嘴周围都是红肿,或者是吃完芒果以后全身起皮疹,全身发红,有明显过敏的情况,这种孩子就不能吃。所以,能不能吃芒果不在于是不是婴幼儿,而在于是不是对它过敏。
01:39
婴儿能吃榴莲吗
婴儿可以吃榴莲,榴莲是一种水果,任何的水果无非都是纤维素、糖分、维生素这些东西组成的,所以可以摄入。但是榴莲是刺激性比较大的一种水果,可能对孩子吃了以后没有太多的好处,而且还是块状的,所以要做成糕、做成泥给他吃。当然有一部分孩子对这种热带水果过敏就不要吃了,所以榴莲、苹果、石榴、芒果等等都是水果,都可以吃,但是前提是没有过敏,保证孩子的安全,就是能够不会发生危险的情况就可以吃,榴莲当然也可以吃。
5岁小孩不吃饭怎么办
小朋友不愿意吃饭,是很多家庭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5岁的小朋友不愿意吃饭,首先要缓解其心理压力,因为一些小孩不愿意吃饭的原因是由父母平时对其造成的心理压迫导致的,其次要控制小孩平时吃零食的量,还要注意将一日三餐的时间尽量固定下来。
宝宝明明很饿却不肯吃怎么办
宝宝明明饿了却不肯吃东西,要了解他们不愿意吃的原因,不能强迫他们去吃。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需要考虑是否自己的奶水不够。还要考虑是否喂养时间不对,另外在宝宝六个月到一岁左右时会有猛涨期,此时不仅身体增长,情绪也会有变化,对于进食也有影响。
宝宝睡前多久喝奶最佳
一些宝宝通常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喜欢睡觉前喝奶,不能及时清洁口腔,还会影响消化。因此,要在宝宝上床睡觉之前,先喝奶,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再入睡。应多注意在喝完奶后给宝宝喂几口白开水以漱口。在睡前1小时喝奶是最佳时间。
婴儿头发稀少怎么办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婴儿,头发都比较稀少,针对于这种婴儿时期的头发稀少,如果家长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宝宝长大以后,头发就会比较浓密。在婴儿哺乳时期,妈妈要多吃一些有利于头发生长的食物;可以使用生姜片给宝宝擦头皮,日常洗澡的时候,给宝宝头皮按摩;当然也有的孩子,小的时候头发少,长大了就多了。
为什么小孩流鼻血
外界刺激和全身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小孩流鼻血。儿童期鼻黏膜的发育是在不断进展的,而外界环境对鼻粘膜的刺激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会出现鼻出血的症状。如果只是少量的鼻出血,可以让孩子适当的多饮水,改善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一方面也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上火症状,让孩子保持饮食的相对清淡,多吃绿色蔬菜;还有一方面是孩子可能出现了全身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的一些特殊疾病,也可能会造成鼻部的出血。这类出血一般是相对大量的出血,不容易止住,如果出现这类问题,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03-13

65638次收听

02:04
母乳喂养还需要喂水吗
母乳当中水分的含量足够孩子生理上对水的需求,所以对于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再喂水,四个月可以适当喂水,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孩子小,肾脏没发育完善。也需要因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宝宝经常出汗、尿黄需要适当补充水分。比如到了夏天妈妈出汗特别多,孩子也会出汗很多,会造成孩子体内液体流失的量比较多,在这个时候要提醒妈妈及时的补充液体,多喝一些水。如果这个时候,用小勺来给孩子喂一些清洁水,孩子如果能够接受,也可以适当喂一些。
产妇如何回奶
产妇可以通过热敷按摩、饮食调理、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等方式回奶。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