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便失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4-1955990次浏览

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明确尿失禁原因,尿失禁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肌肉训练、饮食注意、日常调理等方式来治疗。对于尿失禁的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避免过量饮水。

小便失禁是令人特别烦恼的一件事,特别是对于那些老人来说,本来就是跟小孩子一样,学不会控制自己,尿失禁一旦发作,后面多反复出现,会给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及压力。尿失禁这个病的出现与年龄、括约肌松弛有关系,小便失禁怎么办?
  一、小便失禁的治疗
  1.手术治疗:如果说尿失禁比较严重,采取锻炼或食物疗法无效的情况,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比如说悬吊术,多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线来支撑尿道,从而减少尿失禁的情况。
  2.中医针灸疗法:小便失禁可以考虑针灸疗法,多通过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来改善盆地肌肉功能,从而提高膀胱功能。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小便尿失禁也有一定的帮助,多采取雌激素类药物来改善阴道粘膜的厚度,从而改善女性的泌尿生殖症状情况。
  二、小便失禁的日常训练
  1.肌肉训练:部分人群存在尿失禁是因为自身的肌肉松弛,这类人群可以选择肌肉训练的方式来缓解病情,比如说拉尿时先拉一点,迅速将尿憋住,这时候肌肉会马上收缩,通过反复拉憋的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控制肌肉。
  2.骨盆运动:尿失禁的患者大多是自身括约肌松弛的缘故,平时可以通过伸展尾骨肌,增强肌肉功能。
  三。小便失禁患者的生活调理
  1.少量饮水:如果说存在尿失禁的情况,避免一次性喝太多的水,尿道里尿也太多容易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少量多次饮水,每天要喝水,但适度为主。
  2.不喝利尿饮品:很多人喜欢喝饮料,特别是夏天来说,喜欢喝咖啡、可乐、啤酒等,这类饮品虽说可以快速解渴,但喝多了容易出现尿过多排放的情况。
  3.饮食调理:如果说存在尿失禁的情况,可以选择山药、党参、核桃、龙眼等食物来调理身体,这类食物有着补肾固精的功效,可以辅助尿失禁的治疗。
  4.保持心情愉悦:对于尿失禁的患者来说,这个症状的存在本身就是很令人忧虑的一件事,平时要放松心态,想的越多,疾病反而越严重。放松自己的心情,反而更有利于控制自身的疾病。

相关推荐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3:00
新生儿黄疸妈妈吃什么降的快
新生儿在出生5-7天出现黄疸,两周之内都能够下降到正常。一般来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基本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黄疸的升降。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或者妈妈本身有疾病,应进行治疗或干预。比如母乳有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感染,新生儿吃母乳后就会产生黄疸,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并且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妈妈没有疾病,孩子出现疾病状态,比如腹泻,此时妈妈的食物需要禁食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还有一些孩子有感染情况,应增加高热卡,尽量补充全面的营养,这对黄疸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母乳喂养对孩子的黄疸有一定好处,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需要进行控制。
03:19
24天宝宝一天大便几次
出生24天的宝宝平均每天大便3-5次,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次数较多,可以达到3-5次。混合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在2-3次左右。除了关注孩子的大便次数,更重要的是观察大便形态、颜色及孩子的状态。正常大便为黄色糊状,如果出现稀水便、粘液脓血便、黑便,表示孩子大便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出现柏油样便,孩子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颜色重的黄绿色便,可能是肠道炎症;如果是白陶土样便,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孩子某天突然不大便、不排气,有明显哭闹,精神状态很差,吃奶状态也改变,可能是肠梗阻或其他疾病。
02:56
新生儿大便一天几次正常
新生儿大便要从出生开始计算。他在出生的时候,会排出黄绿色大便,也就是胎便,一般情况是3-4次,时间在出生12小时到24小时。如果24小时后还没有排便,要立即找医生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肠道闭锁。新生儿排便要根据喂养方式进行判断,母乳喂养一般孩子排便次数会比较多,在5-7次左右。如果是配方奶,大便次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在2-3次。当然,孩子的情况不同,排便次数也不同,有些孩子吃一次母乳排一次便,也有的孩子吃奶粉后1、2天没有排便,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儿没有明显哭闹,体重增加也正常,一般情况都很好,也属于正常情况。总之,只要新生儿没有发热、吐奶等异常状况,整体发育良好,每天大便5-7次或十几次都是正常的。
03:03
新生儿每天大便10几次
新生儿大便不能光看次数,还要注意大便性状、孩子状态,才能判断每天10次大便是不是正常。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般状态很好,没有明显的哭闹,大便也基本成形,成一个糊状的黄色便,那么即使是10次,也是正常状态。如果小孩吃奶不好,伴有哭闹或者呕吐,大便性状是水样或者粘液,或者大便的颜色发黑,可能就是病态症状。观察孩子的状态,主要指排便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等异常情况,如果有就要做全身检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系统的疾病。总之,不能仅看新生儿大便次数,必须结合大便的颜色、性状、孩子的状态或症状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是否正常。
03:01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与喂养形式有关。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大便5-7次或更多,基本是正常情况。混合喂养与奶粉、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如果喂养宝宝处于不完全充分状态,母乳不充足,可能出现饥饿性腹泻,若伴随体重下降或不增状态,就会认为是不正常状态。观察孩子大便,比次数更重要的是形态,稀便还是糊便,里面是否有颗粒的脂肪粒,是否出现粘液、脓血便,或者蛋花水样便,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观察孩子大便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况,比如每次排便前有没有哭闹、呕吐,吃奶后有没有频繁呕吐,体温是否升高,孩子精神状态有没有异常,是否出现嗜睡等情况。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若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喂养后排便次数较多也是允许的。
大便失禁怎么办
一般而言导致大便失禁的原因以及情况非常的多,但是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总共分为三种,分别是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这两种效果都没有的时候才采取的手术治疗,生活当中绝大多数采取的都是药物治疗,这也是很多医院比较优先考虑的一种方式。
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大便失禁就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控制,不知不觉的流出肛门外。大便失禁也叫肛门失禁。它不包括腹泻时偶尔的肛门失控,大便流出肛门外,也不包括肛管直肠炎症时的大便次数增多及粘液流出。病因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泄殖腔畸形、先天性痴呆、脑脊膜膨出、多发性硬皮病等均可发生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痔疮手术,同时伴有复杂肛瘘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术时,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收缩肛门是控制大便的一个主要的肌肉,当受损伤时,就会造成术后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大便失禁属于比较罕见的病症,而该病症对于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要从病因下手及早的进行治疗或者是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以及肛管直肠疾病等。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产后大便失禁是很多女性朋友都遇到过的情况,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上的护理,让产妇可以保持平常心,接下来就是及时的就医,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做盆底肌锻炼,还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