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5-2264941次浏览

产后无力,再加上孕期子宫增长,女性腹直肌,骨盆部分纤维断裂,收缩无力,给产后妇女的排便造成困难。产后大便失禁的女,建议加强日常活动,特别要注意臀部运动,以减少产后大便异常,最好的方法是锻炼骨盆肌肉,这种情况可以自我恢复。

女性生产时,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导致女性产后一系列并发症,比如产后大便失禁,除了产后大便失禁,产后便秘,便血,排便困难等问题,已经是很多产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产后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分娩导致盆底疾病的发生,阴道分娩时,肛门括约肌撕裂或可能导致大便失禁,阴道神经损伤。大便失禁,可能在生产后便发生,或在分娩后多年后发生,首先需要检查肛门括约肌损伤或阴部神经损伤,并判断损伤程度。
  大便失禁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药物治疗(洛哌丁胺),骨盆底肌肉训练和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平时可以收紧并向上抬起阴道和肛门,想象排尿时,尿液突然停止的感觉。注意保持身体其他部位放松,记住只有盆底肌肉发力。
  如果刚开始练习,可以每天分开练习,而不是专注于一段时间,这很容易导致骨盆底肌肉紧张,自己掌握的次数和时间,习惯后,可以增加次数。注意避免日常生活中的繁重体力劳动,或持续咳嗽,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练习后,情况没有改善,请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
  产后妇女的活动较少,大多数是卧床休息,这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所以不容易排便。建议分娩后24小时内,分娩良好的女性,应该沿着床缓慢移动。等到会阴伤口愈合,可以增加房间内的运动频率。
  科学地治疗排便异常的问题,大多数产后妇女,在排便时会感到痛苦,这只会增加女性排便的难度。因此,产后女性在第一次感到排便疼痛时,不应该放弃,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相关推荐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把屎把尿真的有危害吗
把屎把尿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如果不是经常这么做,一般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说把屎把尿的频率很高,时间很长,甚至都不考虑孩子的排便规律,完全靠自己的预判去做这件事,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
儿童大便失禁挂什么科
儿童大便失禁可到肛肠科就诊。儿童大便失禁多为功能性大便失禁,可通过行为管理、饮食调理等进行改善,对于因疾病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2:58
新生儿混合喂养一天几次大便正常
新生儿混合喂养是指母乳和配方奶一起喂养。这种情况下,孩子每天2-5次大便都在正常范围内。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较多,形状也会较细;母乳喂养成分多、混合的配方奶成分少,大便次数也比较多;如果混合喂养中,配方奶较多、母乳较少,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每天可能在1-2次,或2-3次。其实,观察混合喂养孩子的大便次数并不是主要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大便性状、孩子的整体表现及体重增加上。只要大便是黄色糊状,孩子吃奶无哭闹,排便前无异常反应,腹部无明显的腹胀,体重增加很正常,睡眠也很好的时候,即使孩子1-2天大便一次,也是可以接受的。
03:00
新生儿黄疸妈妈吃什么降的快
新生儿在出生5-7天出现黄疸,两周之内都能够下降到正常。一般来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基本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黄疸的升降。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或者妈妈本身有疾病,应进行治疗或干预。比如母乳有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感染,新生儿吃母乳后就会产生黄疸,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并且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妈妈没有疾病,孩子出现疾病状态,比如腹泻,此时妈妈的食物需要禁食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还有一些孩子有感染情况,应增加高热卡,尽量补充全面的营养,这对黄疸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母乳喂养对孩子的黄疸有一定好处,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需要进行控制。
02:51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常吗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不正常,要根据孩子的饮食、大便颜色、次数、孩子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大便次数没有改变,颜色是浅绿色,可能因为母亲喂养的形式,和饮食中酸性食物偏多导致的。因为偏酸性的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氧化,导致大便出现浅绿色。如果大便次数增加,颜色比较重,属于深绿色,要考虑是疾病状态。比如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时,会产生黄绿便;孩子因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益生菌紊乱,也会出现绿色便,只要改善肠道菌群就能恢复;另外,出现绿色大便后,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哭闹、不适,吃奶情况是否正常,体温、精神状态如何,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3:03
新生儿每天大便10几次
新生儿大便不能光看次数,还要注意大便性状、孩子状态,才能判断每天10次大便是不是正常。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般状态很好,没有明显的哭闹,大便也基本成形,成一个糊状的黄色便,那么即使是10次,也是正常状态。如果小孩吃奶不好,伴有哭闹或者呕吐,大便性状是水样或者粘液,或者大便的颜色发黑,可能就是病态症状。观察孩子的状态,主要指排便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等异常情况,如果有就要做全身检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系统的疾病。总之,不能仅看新生儿大便次数,必须结合大便的颜色、性状、孩子的状态或症状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是否正常。
02:47
新生儿黄绿色大便是什么问题
如果在出生3天内属于正常状态,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与母体饮食偏酸、孩子受凉、出现肠道疾病有关。新生儿出生3天内,大便呈黄绿色属于胎便,是正常状态。胎便就是在母体里面吞咽的羊水,或者其他一些物质之后从肠道排出。这个时候,一般都表现的是绿便、深绿色或者是黑绿色的便。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母乳喂养的增多,表现的是糊状的黄色便。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少量绿色便,跟母体喂养的酸性食物过多,导致大便呈酸性氧化有一定关系,母体调整饮食方式,吃易消化的食物,喂养后,孩子的大便可以得到改善。如果孩子的大便持续呈黄绿色,而且颜色较深,一是孩子可能受凉。肠道受凉后,蠕动情况发生改变,也会出现黄绿色大便。二是,孩子出现黄绿色大便,且伴有哭闹、呕吐、皮肤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肠道或其他疾病引起,必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大便失禁就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控制,不知不觉的流出肛门外。大便失禁也叫肛门失禁。它不包括腹泻时偶尔的肛门失控,大便流出肛门外,也不包括肛管直肠炎症时的大便次数增多及粘液流出。病因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泄殖腔畸形、先天性痴呆、脑脊膜膨出、多发性硬皮病等均可发生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痔疮手术,同时伴有复杂肛瘘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术时,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收缩肛门是控制大便的一个主要的肌肉,当受损伤时,就会造成术后大便失禁。
小便失禁怎么办
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明确尿失禁原因,尿失禁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肌肉训练、饮食注意、日常调理等方式来治疗。对于尿失禁的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避免过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