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肺炎怎么办
婴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必要时住院治疗等方式干预。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婴儿头部垫高15-30度,采用侧卧位避免呛咳。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清理鼻腔。哺乳前15分钟清理鼻腔可提升进食效率。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发绀,应立即就医。
2、合理喂养
少量多次喂养,选择易消化配方奶或母乳。发热期间增加10-20%喂养量补充水分。呛奶婴儿需改用防胀气奶嘴,喂食后竖抱拍嗝20分钟。严重咳嗽时可暂时改用鼻饲管喂养。
3、物理降温
体温38.5℃以下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敷。维持室温24-26℃,湿度50-60%。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需就医。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咳嗽剧烈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
5、住院治疗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拒食或精神萎靡时需住院。重症需氧疗支持,必要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早产儿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需密切监护。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每日开窗通风2-3次。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患儿衣物单独清洗消毒。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肺循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片直至病灶完全吸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