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畸形、大动脉炎、血管外伤等。该综合征是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脑干或小脑缺血症状。
1、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
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是常见病因,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当患侧上肢活动时,血流从椎动脉反向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患者可能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共济失调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血管造影明确狭窄程度,轻度可药物控制,重度需支架植入或血管旁路手术。
2、动脉粥样硬化
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导致管腔狭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头晕、跌倒发作,可能伴随耳鸣、复视。需控制基础疾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稳定斑块,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疗。
3、先天性血管畸形
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椎动脉起源变异或血管走行迂曲,如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此类结构异常在青少年期即可出现盗血现象,表现为运动后晕厥、短暂性黑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确诊金标准,部分病例需手术矫正血管解剖异常。
4、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可侵犯锁骨下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导致管腔狭窄。青年女性多见,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控制炎症,但血管严重狭窄时仍需球囊扩张治疗。
5、血管外伤
颈部或胸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锁骨下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血管闭塞。医源性损伤如导管手术并发症也可诱发。急性期表现为突发眩晕伴上肢无力,血管超声可快速筛查。需紧急处理血管损伤,必要时行血管修补术。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剧烈上肢运动,监测血压血脂水平,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出现持续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时需及时复查血管影像,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