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防治
手足口病可通过保持卫生、隔离防护、环境消毒、接种疫苗、对症治疗等方式防治。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1、保持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患儿或污染物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帮助清除病毒。家长需教导儿童正确洗手方法,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定期修剪指甲,减少病毒藏匿机会。
2、隔离防护
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护理时需佩戴口罩,处理患儿粪便、分泌物后立即洗手。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出现病例时,应对密切接触者观察10天,暂停聚集活动。患病期间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3、环境消毒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衣物、床单煮沸消毒,地面和家具表面每日消毒1-2次。保持室内通风,紫外线照射有助于灭活病毒。幼儿园应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对环境终末消毒。
4、接种疫苗
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适用于6月龄-5岁儿童,基础免疫2剂间隔1个月。疫苗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保护效果较好,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接种后仍需做好其他防护措施,免疫缺陷儿童接种前应咨询医生。
5、对症治疗
轻症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发热疼痛,蒙脱石散改善腹泻症状。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住院治疗。患病期间给予流质饮食,保持水分摄入,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手足口腔有无皮疹,避免接触已知病例。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餐具专人专用。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如猕猴桃、蒸鸡蛋等。保持充足睡眠,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以排除心肌损害。托幼机构应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疾控部门。
相关推荐
03:06
02:18
02:10
01:32
01:5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手足口病不发烧严重吗是手足口病
- 2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手足口病
- 4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
- 5 手足口病注意什么
- 6 手足口病是如何引起的
- 7 手足口病如何引起的
- 8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