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65553次浏览

尿蛋白分为生理和病理,生理性蛋白尿是由剧烈运动和发烧引起的;病理性蛋白尿主要由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功能受损和蛋白排泄异常引起。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尿蛋白的比例是微量的,或者不含有尿蛋白,但当肾脏发生疾病时,沿着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蛋白质渗入尿液,并从尿道排出,形成蛋白尿。

有些病人在拿到医院的检查报告时,会发现尿蛋白含量很高,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事实上导致尿蛋白升高有很多原因,病理和生理性原因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得知尿蛋白偏高时,首先要确定是否由疾病引起的,那么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出现在尿液中的蛋白质,称为蛋白尿,正常尿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常规尿液检查无法检测到。当尿蛋白增加时,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蛋白尿,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包括:功能性蛋白尿,原位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
  很多病人在做检查时,报告结果显示有尿蛋白,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情况!在检查出蛋白尿偏高时,首次要判断的是自身疾病情况,而不是治疗尿蛋白指数。
  虽然有蛋白尿提示患者可能有肾脏疾病,但并非所有蛋白尿异常,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有些是生理性蛋白尿!如发烧,剧烈运动,妊娠后短暂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低于每24小时一克。持续时间很短,很快消失。
  当然,还有另一种病理性蛋白尿病例。这种蛋白尿是由于身体疾病引起的,如肾脏本身的疾病,包括肾病肾病综合征等,以及除肾脏以外的疾病,如糖尿病,狼疮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痛风,和一些肿瘤,病理性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的量相对较大,并且持续很长时间,很难治愈和消失,通常需要药物控制。
  持续性蛋白尿通常代表肾脏疾病,尿蛋白的量反映了疾病的程度,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内的尿蛋白含量,进行临床观察。但是,应特别指出肾小球病变进展,并且由于大量肾单位的废损,导致尿蛋白在过滤时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肾脏疾病减轻,所以不能以此来判断疾病程度。

相关推荐

小孩尿液有泡沫是否正常
视儿童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孩尿液泡沫增多的原因如下:一、生理因素。如喝水较少或者出汗量较大,尿液会发生浓缩,出现泡沫增多。二、病理因素:1.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尿液泡沫增多。2.尿中糖分增加,尿液会变得很黏,尿液排到容器中会出现较大泡沫。3.泌尿系统的感染,尿中的细菌增加,同时尿中的上皮成分也会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之后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101732次收听

尿蛋白质三+有危险吗
所谓尿蛋白三加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定性三个加号。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进一步的检查,比方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做血生化查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以及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等的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尿蛋白三个加号常常提示肾脏的病变,比方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另外还有像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因此出现情况时,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做系统的检查,明确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肾脏病理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针对性的给予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67111次收听

尿液感觉有一层油什么原因
尿液里面感觉有一层油,这种情况说明表面有一些物质,比如一些有机物、无机物,都是可以的,但是病因有多方面的,可能是炎症刺激所引起来的,也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的状况。如果患者没有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现象,一般不需要担心,但如果有伴随这些症状,应该及时上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尿液本身应该是透明的液体,是清亮的,或者淡黄色,如果尿液表面看上去有一层油,有可能是有一些原因,比如出现尿蛋白,当然这个需要,通过尿液的化验检查,来进行判断。如果尿常规没有明显的问题,说明问题不大,进行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如果化验发现有尿蛋白明显的增高,这时候当然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看原因是什么,比如是否出现了肾炎、肾病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像某些疾病,比如像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在尿液当中,有些晶体的颗粒溶解到尿液当中,也会沉淀出来,在尿液当中形成一些漂浮物,这时候从表面上看起来,就有点像油脂一样的东西。还有像一些少见的疾病,乳糜尿等,也可以引起类似的情况,所以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2:02

2021-11-05

59015次收听

03:18
男性尿液有泡沫怎么回事
男性尿液里面有少量的泡沫,是很常见的。因为男性一般都是站着小便,尿排出去以后距离会比较长,水溅到地上或者容器里面,会产生水泡。泡沫一般大小不等,数量不多,很快就消失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发现泡沫非常多,非常均匀,大小都一样,长时间没有消失,就要警惕是有某些疾病。比如尿里面的蛋白质增多,尿里面的糖分增多,或者有尿路感染等,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总之,如果患者觉得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到病因进行治疗。
02:23
尿蛋白多少做肾穿刺
一般来说尿蛋白超过1.5克以上就是做肾活检的一个指征,但是肾活检不仅仅是看尿蛋白,有的时候不明原因的肾功能的进展也是我们做肾活检的指征。对于肾小球疾病来说,如果蛋白尿超过1.5克,而且是长期持续,有可能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的坏转,导致肾脏的愈后不良,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确病因,如果通过临床的手段没法明确病因,就需要做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01:52
尿蛋白高需要住院吗
如果尿蛋白轻度地增高,24小时在一克以下,不伴有肾性高血压、浮肿以及肾功能异常,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住院的。如果蛋白定量,特别是24小时蛋白尿定量超过了3.5克或者是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甚至合并有不容易控制的高血压或者肾功能异常,那么是必须要住院,必要的时候需要肾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因此当发现尿蛋白增高的时候,要进一步的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监测以及肾功能的监测、血压的监测,根据蛋白尿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做肾活检。
01:45
尿蛋白阳性四加问题严重吗
尿蛋白定性四个加号提示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是非常多的,那么这时一定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同时去做血生化的检测,比方说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水平,还有就是肾功能和血脂的监测。当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时候,同时会伴有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因此尿常规检查蛋白尿四个加号的时候一定要到专科去做相关的检查。判断蛋白尿的原因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或者是其他的肾脏疾病。
尿蛋白10严重吗
尿蛋白10是否严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主要是根据引起尿蛋白的病因来决定。引起尿蛋白的原因很多,有些生理性因素,比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发热,甚至精神紧张,也可以引起短暂的蛋白尿,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就不严重,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疾病,比如慢性肾炎性疾病,像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蛋白,如果不进行及时正规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那这时候病情往往就会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2

96864次收听

02:57
小便有白色泡沫是怎么回事
包括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在生理方面,尿流冲击下会产生泡沫,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泡沫,一般来说大小不等,时间不长,泡沫就会完全消失。病理方面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一般是尿液里面的蛋白或者尿糖等等浓度过高。如果尿蛋白过多,就有可能是肾脏的疾病,比如像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等。当然尿糖高,他尿液里面就会那个产生成分的变化,容易产生气泡。
蛋白尿危害大解析
蛋白尿是一种对人体危害非常大的疾病,可是有些人偏偏对这个疾病不重视,得了病也不好好配合医生,总以为这只是亚健康的一种状况而不是太严重的疾病,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做一个蛋白尿危害大解析。
蛋白尿症状特点有哪些
蛋白尿众矢之的对人体有很大影响的疾病,有很多人因为对这个疾病不了解,结果患上蛋白尿也不自知,没有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最后引发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来给大家讲讲蛋白尿症状特点有哪些?
蛋白尿的原因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基本表现,蛋白尿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常常不是单一原因引起,有时可能两种以上原因同时存在。一、肾小球滤过膜发生病变:导致滤过膜对血浆蛋白质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排出,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各类肾小球疾病引起蛋白尿属于这种原因。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不能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重新吸收,因此出现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引起蛋白质属于这种。三、血液中异常蛋白质增加:由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引起蛋白尿又叫做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四、肾组织本身分泌含蛋白物质进入尿中,从而引起蛋白尿,称为分泌性蛋白尿。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0

57244次收听

尿蛋白偏高怎么治
当身体内的尿蛋白出现偏高的情况时,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对其进行一定的抑制,既可口服也可注射。其次可以选择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此进行缓解,糖皮质激素也有一定的功效。严重的时候可手术治疗。
尿蛋白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一般是通过尿常规进行活检的一个数值,尿蛋白弱阳性的意思就是患者在做二十四小时尿蛋白的顶梁检查,结果显示的是弱阳性。弱阳性的结果比阳性的结果乐观的多。尿蛋白弱阳性有尿蛋白弱阳性暂时性的显示和病理性的尿蛋白弱阳性两个意思。弱阳性说明患者体内的尿蛋白有病变的可能。
尿蛋白高能治好吗
由于引起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因劳累或是感冒,所引起的尿蛋白高是能够治好的,如果是因肾炎或者是其它的慢性肾病所引起的尿蛋白高,不易治好。平常需注意休息和饮食,还要采取药物治疗,应避免吃高蛋白的食物,也要及时的化验尿常规,对于一些损害肾脏的药物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