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脱水怎么办

58162次浏览

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静脉输液、调整饮食、控制原发病、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脱水通常由高温环境、剧烈运动、腹泻呕吐、发热出汗、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轻中度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Ⅲ,其成分配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能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伴有胃肠炎可配合蒙脱石散止泻,但需间隔两小时服用。儿童建议使用低渗型补液盐,避免高钠血症风险。

2、静脉输液

严重脱水需立即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必要时联合5%葡萄糖注射液。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输液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皮肤弹性、尿量等脱水指标。

3、调整饮食

恢复期应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米汤或稀释果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进食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忌食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需按标准浓度调配。

4、控制原发病

感染性腹泻需用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胰岛素治疗。高温中暑者应移至阴凉处,发热患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慢性肾病患者需调整利尿剂用量。

5、物理降温

高热引发的脱水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动脉处,避免酒精擦浴导致寒战。同时保持室内26℃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昏迷患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脱水恢复期应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变浅提示好转。夏季户外活动需每15分钟补水100毫升,运动后饮用含钠饮品。糖尿病患者需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胃肠炎患者须煮沸饮用水。若出现意识模糊、少尿或无尿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反复脱水者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

相关推荐

00:58
胃疼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胃疼多喝水还是少喝水都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一般建议适量喝水。若存在严重的胃疼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胃疼可能与饮食不洁、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有关。胃疼时多喝水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可能会加重胃疼的症状;少喝水可能会导致人体摄入水分不足,影响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症状。所以多喝水和少喝水都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建议患者适量饮水,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啡等,减少对胃部的损伤,降低胃疼的概率。
03:05
运动完可以喝水吗
运动完了以后可以喝水,不要喝纯净水,白开水相对好一点,但最好是喝电解质水或功能饮料。功能饮料能够提升身体里的电解质水平,补充能量。而且含糖量比较高,能够预防低血糖。如果只是喝纯净水,既没有糖,更没有电解质,会使细胞其它缺乏的电解质之类的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缺钙的病人剧烈运动或运动完以后,光补充水分,不注意钙离子的补充,可能会出现抽筋、肌肉痉挛,甚至有生命危险。运动完了以后,适当补充苏打水、功能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可补充糖分,还补充了电解质。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身体脱水
引起身体脱水的原因,主要有高温。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体温也会随之升高,水分蒸发也会明显增加。如果不及时进行补充,就有可能出现身体脱水的现象,甚至还有可能会发生中暑。呕吐和腹泻症状轻微时,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脱水,如果发生频繁的呕吐以及严重的腹泻,水电解质会出现失衡,不仅会出现脱水,身体可能会因为大量脱水而处于休克的状态。脱水剂的不当使用,高血压以及颅内压升高等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使用脱水剂,过量使用,会导致水分丢失过多,从而出现脱水。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1

75377次收听

缺甲有什么症状
缺钾的常见症状就是容易疲劳,缺钾的症状还包括肌肉痉挛、便秘、心律异常。
脱水有哪些分型
脱水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及等渗性脱水等,其中因高温、大量出汗、发烧等原因引起脱水大多属于高渗性脱水,因腹泻、呕吐、烧伤等原因引起多为低渗性脱水或等渗性脱水。
脱水能治好吗
脱水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大量丢失,通过补充水分,积极治疗,脱水可以治好。脱水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如呕吐、腹泻等引起脱水应积极止泻、止吐治疗,因疾病等原因引起脱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脱水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脱水早期症状包括嘴唇发干、口渴、头痛、头晕、疲劳、发冷等,若未及时处理,脱水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脱水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脱水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如水摄入不足、水需求量增加、水丢失过多等原因都可导致脱水。脱水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应积极补充液体,必要时应静脉补液,改善脱水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