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什么病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与盆底肌松弛、韧带损伤等因素有关。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加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撑作用。轻度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中重度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或手术修复。
2、韧带损伤
产伤或盆腔手术可能损伤子宫主韧带、骶韧带等悬吊结构。伴随下腹坠胀感时,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黄芪颗粒等中成药,或采用子宫托保守治疗。
3、雌激素缺乏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使盆底组织萎缩,增加脱垂风险。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黏膜弹性,配合激光治疗能促进胶原再生。
4、慢性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持续腹压可能推动子宫移位。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避免提重物,严重者可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
5、先天发育异常
罕见情况下,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会导致年轻患者发病。此类情况需评估全身状况,必要时采用腹腔镜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避免久站久蹲,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以维持组织修复能力。出现排尿困难、反复阴道感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根据脱垂程度选择盆底康复训练或手术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子宫脱垂
- 2 怎样避免子宫脱垂?
- 3 子宫脱垂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4 子宫脱垂怎么引起的
- 5 突然子宫脱垂什么引起的
- 6 怎样防止子宫脱垂
- 7 子宫脱垂是如何形成的
- 8 什么叫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