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症原因是什么
少精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Y染色体微缺失可能导致生精功能障碍。这类患者通常伴随睾丸发育不良或性腺功能减退。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结合激素替代或辅助生殖技术。常见伴随症状包括第二性征发育迟缓、无精或严重少精。
2、内分泌异常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会影响睾酮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肾上腺疾病均可干扰生精过程。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需通过激素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氯米芬片、十一酸睾酮软胶囊等调节内分泌。
3、生殖系统感染
附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会通过炎症反应损伤生精上皮。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导致输精管梗阻。患者常合并尿频、会阴疼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配合清热通淋胶囊改善局部循环。
4、精索静脉曲张
阴囊静脉回流受阻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和氧化应激。重度曲张患者可能触及阴囊蚯蚓状团块,久站后坠胀感明显。轻度可通过阴囊托带缓解,中重度需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前可配合迈之灵片改善静脉回流。
5、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重金属、电离辐射或高温环境会直接损害生精细胞。部分农药、塑料添加剂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这类患者应脱离暴露环境,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辅酶Q10胶囊等抗氧化剂,通常3-6个月后精液参数可逐步改善。
少精症患者应避免穿紧身裤、泡温泉等高温暴露行为,保证充足睡眠并控制体重。饮食需增加深海鱼、牡蛎等富含锌元素食物,适量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D滴剂。建议每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改善睾丸微循环。若备孕1年未成功,需及时到生殖医学中心评估是否需要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技术干预。
相关推荐
02:21
01:54
02:26
02:32
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