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性聋的预防及治疗
爆震性聋可通过佩戴防护装备、控制暴露时间、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爆炸冲击波、长期噪声暴露、内耳毛细胞损伤、鼓膜穿孔及听骨链断裂等原因引起。
1、佩戴防护装备
使用防噪声耳塞或耳罩可降低声波能量对耳蜗的冲击,防护装备需符合国家噪声防护标准,在军事训练、爆破作业等高噪声环境中必须全程佩戴。建议选择硅胶材质耳塞或主动降噪耳机,确保隔音效果达到30分贝以上。
2、控制暴露时间
单次暴露于140分贝以上噪声环境不应超过3分钟,长期处于85分贝环境需每2小时撤离声源区休息。企业应通过轮岗制度减少员工连续暴露时间,并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改善内耳微循环,辅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若伴随眩晕可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呋辛酯片。所有药物均需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4、高压氧治疗
适用于发病72小时内的中重度患者,通过增加血氧分压促进毛细胞修复。每次治疗压力为2-2.5个大气压,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鼓膜状态,避免气压性中耳炎。
5、手术治疗
鼓膜修补术适用于3个月未自愈的穿孔病例,采用颞肌筋膜移植修复。听骨链重建术用于镫骨底板骨折者,使用钛质人工听骨恢复传导功能。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及潜水活动。
预防爆震性聋需建立分级防护体系,高危职业人员应每年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突发听力下降时立即远离噪声源,48小时内就医可显著改善预后。康复期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牡蛎等食物,配合前庭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