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哺乳期得了痔疮怎么治

58775次浏览

哺乳期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提肛运动、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妊娠期腹压增高、长期便秘、久坐久站、静脉回流受阻、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

1、温水坐浴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可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稀释液辅助消炎,注意浓度不超过1:5000。坐浴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水温不可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2、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火龙果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加重血管扩张。可适量食用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哺乳期需保证营养均衡,不宜过度控制饮食。

3、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外用药。这些药物含局部麻醉剂或抗炎成分,能缓解瘙痒疼痛。哺乳期用药前需确认药物安全性,避免含麝香等可能影响泌乳的成分。用药后需洗净双手,防止药物接触婴儿。

4、提肛运动

每日进行3-5组提肛练习,每组收缩肛门10-15秒后放松。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静脉回流。哺乳期女性可在喂奶间隙或卧床休息时练习,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长期坚持有助于预防痔疮复发。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血栓性痔或嵌顿痔,可考虑胶圈套扎术、痔动脉结扎术等微创手术。手术需在停止哺乳后进行,术前需全面评估麻醉药物安全性。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用力排便。哺乳期女性应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必要时咨询肛肠科医生。

哺乳期痔疮护理需特别注意药物安全性,避免使用含利多卡因等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的成分。保持规律作息,每坐立1小时活动5分钟。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脱出无法回纳,应及时就医。哺乳姿势建议采用侧卧位减轻肛门压力,日常可垫软坐垫分散局部压力。治疗期间仍需保证母乳喂养的持续性,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相关推荐

喂奶期间感冒了怎么办
喂奶期间感冒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热敷缓解、遵医嘱用药、暂停哺乳等方式治疗。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接触传染源、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1、多喝水哺乳期感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
产后腰痛怎么办
产后腰痛可通过调整姿势、适度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产后腰痛通常由肌肉劳损、骨盆松弛、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产后如何补充营养
产后可通过均衡膳食、补充优质蛋白、增加铁摄入、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饮水等方式补充营养。产后营养不足可能与消化功能减弱、失血过多、哺乳需求增加、饮食结构单一、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
孕32周胎头太低怎么办
孕32周指妊娠32周。一般情况下,妊娠32周胎头太低,可以通过多做孕妇适合的运动、肚带绑定、调整坐姿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哺乳期鼻炎吃什么药
进入到寒冷的冬季,有不少的人都会发作鼻炎,特别是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朋友来说,一旦鼻炎发作也会觉得比较难受,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副作用比较小的中草药,另外在生活中也可以选择按摩穴位的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