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外耳炎的原因

67587次浏览

外耳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潮湿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红肿、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外耳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有关。耳道皮肤破损或长期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炎症反应。症状包括耳道红肿、疼痛加剧、黄色脓性分泌物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同时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2、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多见于潮湿环境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常见病原体为曲霉菌、念珠菌等。症状表现为耳道瘙痒、白色絮状分泌物、耳闷感等。治疗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掏耳或过度清洁刺激耳道。

3、耳道损伤

耳道损伤可能因不当掏耳、异物进入或外力撞击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引发炎症。症状包括局部刺痛、出血、肿胀等。需避免继续刺激损伤部位,可遵医嘱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4、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常因接触染发剂、洗发水、耳饰金属等致敏物质引发,表现为耳道皮肤红斑、丘疹、剧烈瘙痒。治疗需立即停用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局部可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5、耳道潮湿

耳道长期潮湿多见于游泳、沐浴后未及时干燥,或生活在高湿度环境,易破坏耳道酸性环境滋生微生物。症状为耳道黏腻感、轻微瘙痒。建议使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耳道干燥,必要时可用醋酸铝溶液收敛。

预防外耳炎需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及时擦干耳道水分。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发热、剧烈疼痛、耳周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延误病情。日常可使用生理盐水温和清洁外耳道,但避免深入耳道内部。

相关推荐

03:18
耳朵轮廓疼是怎么回事
耳朵轮廓疼是定位不明确的疼痛,耳朵轮廓疼如果是耳朵耳廓有炎症引起,通常是皮肤感染,比如接种,比如严重的有耳廓软骨炎,甚至于是冻伤、外伤、切、挤、压都会造成耳廓软骨的损伤。但是如果是弥漫性的耳廓软骨炎,就是整个耳廓都疼痛,疼痛非常剧烈,伴有皮温增加、发烧,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耳廓软骨化脓、塌陷、溶解,会造成耳廓形态的改变。需要及早治疗。
耳朵下面淋巴结肿大什么原因
耳朵下面这一个淋巴结或者叫这一组淋巴结是颈部的叫颈深上淋巴结,这是很重要的淋巴结的结群,主要是收集咽部、头面部这些淋巴的回流。肿大大概分几种情况,一个是疼痛、肿大,伴疼痛,这样的话大家不要担心,这种肿大疼痛的淋巴结,一般提示有炎症。当然炎症分很多种,可能是头面部的这个炎症,比如头皮的感染,鼻子里边的鼻子疖子,咽部的一些炎症,可能是这种情况,抗炎治疗一周基本上就能消退。如果耳朵下边淋巴结肿大,光肿大不疼痛,这种无痛性的肿大,看淋巴结的性质,如果是肿大,肿大的一般都是直径超过1厘米,而且质地很硬,触之不疼,甚至有个大的跟皮肤有粘连或融合成块好几个,这要小心,这种淋巴结有可能预示着有肿瘤的转移,因为这个地方的淋巴结,一般跟鼻咽部是有联系的鼻咽部的淋巴结第一站转移到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要到医院好好地检查一下鼻咽部,鼻咽部这个地方张嘴是看不见的,从鼻子里面也看不见,一定要做特殊的电子鼻咽镜,才能看到这个部位,鼻咽癌、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可能会引起这个地方的淋巴结肿大。其实异常肿大这是要引起高度关注的,当然如果耳朵下边淋巴结肿大,但是是不疼那种淋巴结肿大,伴有其他部位的还有淋巴结肿大,颈部很多很多淋巴结肿大,而淋巴结肿大也不疼,要小心。这时候说明整个的血液系统,整个的淋巴细胞,整个的血液细胞可能会有问题,提示是不是有淋巴瘤的可能,是不是有淋巴这个细胞异常增生的可能,需要做穿刺,需要做相应的病理学检查才能够确诊。
语音时长 02:27

2021-07-09

83880次收听

耳朵边上长了个小疙瘩什么原因
耳朵边上指的主要是耳廓周边.一般前面长个小肉疙瘩,而且小疙瘩表面皮肤是正常的,颜色是正常的也没有红、肿,摸着也是很柔软的,这种小疙瘩一般是指先天性的附耳,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在母体当中,这个地方的部位有的应该闭合,有的应该吸收,小疙瘩所在的外胚层,细胞组织没有被吸收,逐渐长大形成的叫做附耳,附耳当然对人体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影响美观。如果特别介意,孩子稍大一点手术切除就可以了。还有耳朵周边有皮下起了小疙瘩,一般是指淋巴结,耳周边淋巴结是很多的,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耳朵下部淋巴结其实有很多,因为淋巴结是收集皮肤,头顶的皮肤,周围的软组织有没有炎症,有没有其他的异常。收集这方面的淋巴液,比如皮肤破损了,皮肤上长疖子,头皮上长疖子,周边软组织受到损伤,会引流到耳周淋巴结,造成淋巴结肿大.如果淋巴结肿大的不明显,触之不疼问题不大,如果淋巴结肿大的很明显,超过1cm而且疼痛,可能是淋巴结炎,需要抗炎治疗。如果淋巴结长大越来越大,不疼痛但是质地也很硬,这时候就要小心,是不是引流的部位,比如头皮、鼻部、面部,是不是有其他肿瘤性的病变,肿瘤性的病变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是不疼痛的。但是淋巴结肿大,可能会长得很迅速,越来越大,这时需要找到原发灶以及淋巴结肿大的病灶在哪里,找到它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27

2021-07-09

81586次收听

外耳炎可不可以口服头孢类的抗生素
通常说的外耳炎,就是指的外耳道的炎症。如果出现外耳道的局限性炎症,或者是弥漫性的炎症,就会出现化脓、外耳道疼痛、充血、肿胀等一系列的症状,一般都是由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因此,在治疗外耳道炎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抗生素的使用,一般主要是采用局部的抗生素药膏的涂布,或者是抗生素滴耳剂来滴入外耳道。一旦感染扩散,形成了耳廓的软骨膜炎或者是耳后的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形成面部的感染蜂窝织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通常所应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的抗生素以及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和喹诺酮类的抗生素。根据外耳道细菌感染的菌株,一般首选头孢抗生素。因此,在外耳道炎的时候,可以口服头孢类的抗生素。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78359次收听

外耳炎怎么治疗
外道炎怎么治疗?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首先是局部用药,我们可以用一些喹诺酮类的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如果这个外耳道炎是真菌性的外耳道炎,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些药物,如水杨酸酒精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等等。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外耳道高度肿胀、疼痛剧烈,甚至出现发烧等等病情,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静脉输液治疗。除了这些药物治疗之外呢,我们要告诉患者不能频繁的掏耳,外耳道里不能进水,要保持外道一个干燥的环境。对于外耳道里的耵聍这些分泌物,如果是已经形成了硬块,那么我们要及时的予以清理,如果只是碎屑状、片状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频繁的清理耵聍这些分泌物,也会导致两位外耳道炎,所以我们需要在治疗上予以避免。
语音时长 01:39

2020-04-16

55230次收听

外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由于外耳耳廓没有皮下组织,主要由软骨构成,肿胀疼痛也会特别明显。外耳炎,分为急性外耳炎和慢性外耳炎。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伴全身发热,耳周淋巴结肿大。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慢性外耳道炎: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
02:07
耳洞发炎怎么办
耳洞发炎在刚扎耳洞或者是夏天比较常见的一个情况。首先我们对耳钉进行碘伏消毒,每天清洁消毒后抹点红霉素眼膏;发炎的时候一定要佩戴不过敏的耳饰,在佩戴不过敏的耳饰表面上也涂点红霉素眼膏,防止耳洞长死;另外耳洞周围也涂红霉素眼膏或百多邦等消炎药膏起到消炎的作用。若扎完耳洞出现炎症,导致耳洞变大,耳饰的塑料帽可能钻到皮肤里边,感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到医院里把异物取出,然后逐渐的炎症会消除,否则炎症会一直持续的。
01:46
耳洞发炎了能自己好吗
轻微炎症保持清洁即可治愈,严重的情况需要涂抹药膏或者到医院进行处理。耳洞发炎首先要保持清洁,每天可以用一些酒精或碘伏进行耳朵及耳饰的消毒,轻微炎症保持清洁干净即可治愈;若疼痛比较明显,表明感染稍微有点严重,需要局部涂抹消炎的药膏,起到消炎止痛、防止炎症扩散的作用;另外还要排除耳洞有无异物的感染,耳洞之间的异物容易导致皮肤中间形成脓肿,此时应该及时到医院里清理观察。耳洞发炎是在打耳洞的时候合并细菌感染,表现出红、肿的的炎症反应,虽然耳洞发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炎症,但是也要引起重视。
耳洞发炎了可以自己好吗
耳洞发炎了还要保持清洁,虽然耳洞发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一个炎症,但是你不要轻视它。你可以用一些酒精或碘伏,每天给它消毒,如果说炎症不是太厉害,只要清洁、保持干净就可以治愈;如果说疼痛比较明显,可能感染稍微有点严重,还需要局部抹点药膏,如果说药膏抹的不及时,他也可能炎症会扩散,结缔组织质地比较软或者你挤压它往周围的皮肤去扩散,甚至引起耳后的这些淋巴结的一些炎症,都是有可能的;另外还要排除耳洞的感染,有没有耳洞内的异物,有的耳钉可能会掉落在两个耳洞中间的皮肤和肉中间,形成一个大的异物、形成脓肿,所以还得及时到医院里清理观察一下。
语音时长 01:07

2019-11-05

64014次收听

耳朵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耳朵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掏耳朵用力过度、局部有炎症、外耳道受伤等情况导致的,需要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耳朵里面发炎怎么办
耳朵里面出现的炎症应该要引起重视,首先可以考虑使用银翘丸和牛黄解毒丸等内服药物来进行处理,其次可以外用黄连膏或者紫金锭等药品来进行局部症状的缓解,最后患者应该要做好一些基础的饮食护理工作,从而让这个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耳洞发炎怎么办
耳洞发炎可以用酒精消毒、在患处上抹药膏、使用旋转耳钉、避免耳朵碰水、清洗涂抹等方法来控制,因为耳朵发炎也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要注意多喝水少吃辛辣的食物,这样有助于耳朵发炎的控制。
耳后淋巴结肿大怎么消除
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比较多见,有许多朋友都在耳朵的后面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许多人担心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症状,想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就应该要找到引起耳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还要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关的方案。另外,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