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气虚的中成药
补脾气虚的中成药主要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归脾丸等。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久病体弱导致,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肢体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辨证后选择合适药物。
1、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气短乏力、内脏下垂等症状。该药能改善因长期劳累或饮食失调导致的脾气不足,但阴虚发热者慎用。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含人参、茯苓、白术等成分,侧重健脾渗湿,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伴黏液。对于夏季暑湿或饮食不洁引起的腹泻有调理作用。服药时需配合清淡饮食,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3、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基础方,是补气健脾的经典成药,针对单纯脾气虚引起的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效果显著。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但实热证患者禁用。
4、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在四君子丸基础上加入木香、砂仁,兼具行气化湿作用,适用于脾虚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嗳气频繁。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服药期间须保持情绪舒畅。
5、归脾丸
归脾丸含黄芪、龙眼肉等成分,侧重健脾养血安神,对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尤为适宜。长期脑力劳动者或失血后调养可遵医嘱使用,但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
服用中成药调理脾气虚时,需配合规律饮食,适当食用山药、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避免暴饮暴食。日常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忌久坐久卧。若服药2周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须严格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脾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 2 脾气虚怎么办?
- 3 脾气虚怎么食疗
- 4 脾气虚的症状通常
- 5 脾气虚为什么容易出汗
- 6 脾气虚如何调理
- 7 脾气虚的症状
- 8 脾气虚主要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