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消化不良怎么办

57240次浏览

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食物调理,这个时候可以吃萝卜汤、焦米汤或焦米粥、山楂汤或炮姜,除了这些还可以多给孩子喝些酸奶,适量补充维生素,同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西红柿、白菜等。

出生之后,免疫力稍差的宝宝,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几乎是家常便饭。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帮助宝宝调理好肠胃,这对他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孩消化不良怎么办?
  1、胡萝卜
  服用胡萝卜汤,每日2—3次,每次2—3汤匙;服用苹果泥。因胡萝卜和苹果含有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并且还能吸附肠内的有害物质,帮助治愈腹泻。
  2、焦米汤或焦米粥
  焦米汤和焦米粥,是用米或米粉加水煮成,可以少量多次喂服,容易消化吸收,焦的部分能吸附有害物质,对控制腹泻很有利。
  3、山楂炭或炮姜炭
  山楂炭或炮姜炭,是将山楂去核或炮姜去皮,然后炒成炭,研成细末。服用时每次用0.3—0.6克,日服3次,用温开水化服,可加少许白糖调昧。山楂能帮助消化,生姜能解毒,对腹泻的防治有利。
  4、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C、乳酶生每日服3次,每次各1片,研碎和水拌匀喂服,维生素B1能促进糖类完成代谢过程,维生素C能增加抵抗力,乳酶生能帮助消化乳类,都是控制腹泻时常用的药。
  5、酸奶
  酸奶有轻度腹泻作用,可防止宝宝便秘。日常中,妈妈可以注意给宝宝喝酸奶,补充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
  6、苹果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加速排便,有通便作用。苹果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非常适合宝宝食用。
  7、西红柿
  西红柿中还含有独特的番茄素,有助于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还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可治疗口角炎。
  8、白菜
  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结。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做白菜吃,炖烂一点即可。

相关推荐

02:33
宝宝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宝宝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为上腹痛、腹胀、厌食、反酸、恶心、呕吐等。不同宝宝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宝宝以上腹部疼痛为主,有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胀满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等。年龄小的宝宝,还会出现哭闹、烦躁、睡眠不安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缓解:一、适当增加宝宝运动量。针对年龄过小的宝宝,家长也可以顺时针轻揉宝宝肚子,加快食物的消化。二、保证宝宝每天的饮食时间固定,一次不要吃太多,同时尽量以清淡食物为主。还可以增加食物的种类,增加宝宝吃饭的兴趣。三、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薏芽健脾凝胶,能健脾固本,同时消食化积,标本兼治。
02:49
宝宝积食了怎么办
宝宝积食,首先要让宝宝规律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温开水。可以适当给宝宝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山楂及山楂制品,帮助消化。宝宝如果经常出现积食,通常是脾虚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胃、促消化的儿童专用药物改善,如薏芽健脾凝胶,能消滞化积,缓解积食症状,且都是药食同源成分,安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积食的宝宝,家长可以通过捏脊来促进消化,缓解不适。也可以饭后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促进食物的快速消化和吸收,增强体质。
02:39
小孩积食怎么快速调理消食
小孩积食分为两种情况,调理消食的方法也不同。若孩子偶尔出现积食,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式调理和改善。一、饮食调理,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主要通过规律、定量、均衡的饮食恢复胃肠的功能,平时应该避免孩子吃油炸食物。二、运动调理。当孩子产生积食后,要让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促进消化吸收,对改善孩子积食有帮助。若孩子经常积食,多数是脾虚引起,健脾很关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儿童专用的健脾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脾好,消化好,身体才能好。
儿童积食会引起头痛吗
儿童积食一般是不会引起头痛的,因为本身积食是因为吃的过多以后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的症状,像恶心、厌食、孩子出现腹部胀满、腹痛,或者伴有大便稀、或者是大便干,那么这些都属于积食经常表现的临床症状,像头痛一般不会引起来。但是当孩子这种积食造成抵抗力下降以后,感染了一些其他的像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甚至可能因为其实抵抗力下降引起脑膜炎、脑炎,那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头痛的情况。但他并不是单纯积食造成的,而是因为积食抵抗力下降以后引发的其他疾病造成的比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这可以出现头痛,那么像鼻炎、鼻窦炎也容易出现头痛。当然脑炎相对比较少见,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生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12

69249次收听

小孩喝奶粉会便秘吗
小孩如果喝奶粉过多的话,也是可能会导致便秘现象的发生。小儿喝太多奶粉,如果不经常喝水,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话,可能会出现机体上火的现象,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的现象,从而就有可能引发便秘的症状。此外,选择的奶粉一定要是正规奶粉,不能够选择三无奶粉,否则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不利于小儿的成长以及身体健康,也有可能导致便秘现象的发生。当出现便秘现象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说香蕉和火龙果可以增强肠胃蠕动,同时,也要减少奶粉的用量。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0

76910次收听

婴儿积食能吃头孢吗
婴儿积食时能不能吃头孢要根据疾病的类型进行判断。如果有积食症状出现,可以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伴有发烧、呕吐、腹泻时,需要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发现有细菌感染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一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最好不要长期使用,一般使用三天即可,要根据症状进行调整用药,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健脾助消化的药物治疗,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效的缓解婴儿积食的症状。婴儿积食还跟日常生活习惯有关,饮食最好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吃的过多过饱,也不要给孩子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导致消化不良积食等症状的出现。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0

97340次收听

婴儿积食脸色会发黄吗
婴儿积食可能会出现面色发黄。婴儿在积食期间肠胃吸收会出现问题,所以脾虚是一定的,出现脾虚的情况脸色就会发黄,所以积食是可以引起面部发黄的。婴儿时期肠胃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饮食方面需要相当注意,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更要掌握奶粉的浓稠度以及温度,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宝宝出现积食以后要停止饮食,先让肠道有所缓解,适当补充益生菌调理肠道,这样可以帮助恢复。在治疗的时候注意宝宝有没有腹泻或者呕吐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需要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另外饮食特别注意清淡和容易消化,才能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0

85111次收听

婴儿积食可以喂水吗
婴儿出现积食可以喂水,婴儿积食以后容易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情况,这时候最好不要再喂奶粉或者喂母乳,需要让婴儿的肠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积食。在断食的几个小时里是可以喂水给宝宝的,这样可以预防婴儿积食引起发烧的现象,喂水可以减轻积食问题的危害。宝宝出现积食宝妈注意饮食不要吃凉的食物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可以尽可能的保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可以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婴儿积食有呕吐、腹泻或者发烧的现象要及时针对性治疗,可以预防身体出现其他不适。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0

91401次收听

40天宝宝消化不良症状有哪些
40天宝宝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它有很多症状,比如腹胀,不爱吃奶或进食,同时常伴有舌苔白腻,个别宝宝还会吐奶,甚至打嗝。还有宝宝大便中有奶瓣,大便不成形,睡眠不稳定,容易哭闹,睡觉的时候总是突然醒来、口臭、厌食、溢奶、腹泻等,都是它的常见症状,有着症状宝妈们就应该引起重视。
宝宝舌苔发黄是什么原因
宝宝舌苔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积食、消化不良和上火,出现这种情况后,通常只需要改善饮食,多补充水分就可以缓解。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炎症感染和发热所引起,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01:38
宝宝缺钙的表现
宝宝缺钙以后,除了肢体的发育、肌肉和骨骼发育受影响,还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容易受惊、睡眠不安稳、受惊吓时容易出汗。部分孩子会表现为肋骨外翻、头部的方颅、前囟门的关闭延迟,这些都是缺钙的表现。实际上也有一些不是非常典型的孩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这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或者在不同的婴儿发育时期,表现的方式也不是完全相同。比如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出现佝偻病、抽搐。年龄较小的孩子就表现为夜汗比较多、易惊、睡眠不安稳等情况。
01:28
宝宝什么时候能喝纯牛奶
宝宝喝的纯牛奶,一般定义是普通的奶粉,不是配方奶。在一岁之内,尽量吃配方奶或纯母乳。在一岁以后,可适当的增加普通奶粉。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宝宝吃婴儿奶粉,对孩子的吸收和发育更有帮助。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一到二岁以后才开始吃普通的纯牛奶,在一岁之内尽量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发育和免疫等各方面都更有好处。纯牛奶的添加还是尽量延后。
醒脾养儿颗粒副作用
醒脾养儿颗粒对于治疗儿童因脾气虚导致的厌食、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目前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副作用,因此家长不必担心它的安全问题,可放心给孩子服用。但是药三分毒,要注意不能给孩子长时间、过量服用。
婴儿总是吐奶怎么办
在哺乳期的婴儿吐奶其实是很常见的,但如果总是吐奶的话,妈妈就得想办法来改善一下了。宝宝吐奶的时候要抬高他们的上身,喂完奶之后把宝宝竖着抱,然后轻轻的拍嗝,平时的时候要保证少食多餐,吐奶之后要适当的补水,另外就是考虑换一下喂奶的方式。
小孩消化不良肚子疼怎么办
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多数便有肚子疼的症状,但是因为会让孩子十分痛苦,因此爸爸妈妈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肚子疼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