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9-07-0966264次浏览

和中成药的区别有定义不同、味道不同和服用方法不同。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都是中药材,通过加工浓缩所制作而成的,而且不会有刺激性的味道,服用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中药大多是植物药,服用起来比较复杂,还会有刺激性的味道。

中药和中成药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类别,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中药和中成药就有什么区别。中药和中成药实际上都属于中国传统医药的范畴,而且中成药中也会含有中药的成分,除此之外,两者药物还有很多区别,那么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区别呢?
  一、中药和中成药定义不同
  1.中成药
  中成药中的原料成分都是中药材,通过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处方和制作工艺,将中药材制作成中药制品,其中包括颗粒、丸、散、丹、膏等等剂型。中成药相比于中药来说,服用起来更加的方便,而且药效也很好,这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了几百年的医疗实践以后才总结出来的药方。
  2.中药
  中药主要是通过采集和炮制而形成的一种药物,中药的药材源自于天然药和加工,其中包括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以及生物化学制品类的药物。中药大多都是植物药,而且中药在服用起来会更加的麻烦,但是药效通常都比较好。
  二、中药和中成药味道不同
  1.中成药
  中成药的形成需要经过特别的加工浓缩制成,所以每次服用中成药时剂量会大大少于中药煎剂,而且中成药已经浓缩成药丸或药膏,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不会有特殊的异味或不良的刺激。而大多数人也比较容易接受中成药,服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2.中药
  中药在服用的时候会有一种特殊的异味,甚至还会有苦味,对于一些比较敏感或者年龄比较小的患儿来说,服用起来会很困难,所以中药一直都很难被大众所接受。
  三、中药和中成药服用方法不同
  1.中成药
  大多数中成药服用方法都很简单,直接用开水吞服即可,但因为中成药的剂型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剂型、药性和功效,服用的方法也会有一点差异性。
  2.中药
  在服用中药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将中药进行煎煮,然后去掉残渣服用中药汤剂,中药在煎煮的时候,对火候、煮法等等都会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药方煎煮的过程时间也有所不同,所以中药喝起来比较麻烦。

相关推荐

男性出虚汗应吃什么进行调理
对于脾胃气虚的可以吃防风、黄芪,就是玉屏风散,这种成药可以治疗对于体内有湿热的虚汗,可以吃清热利湿的龙胆泻肝这一类的药物来进行调理。男性因为是以气为主的,男性的体质是偏于阳的,因此就特别容易出汗,另外男性患者在临床上多数出现了发烧疾病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出汗,但是临床上也能见到一些情况,没有其他的症状或者体征,特别容易出虚汗,这种情况也是有的。男性患者出虚汗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男性患者,体质比较偏瘦,形体比较虚弱,面色发白或者是出现面无光泽,另外食欲的下降,食量减少,或者是还有长期腹泻的情况,抵抗力低、容易感冒,总之这些情况都是属于肺气虚的表现,对于脾胃气虚的人来讲,特别容易出汗。因为肺主皮毛,也就是汗腺开合的功能,跟肺气是有密切关系,因此肺脾气虚的人特别容易出虚汗,表现一活动就出汗,这种情况的汗液,往往是一种全身性的出汗,同时汗也是偏凉的。二、男性患者因为体质是偏热的,所以体内特别容易出现湿热的情况,对于体内有湿热的情况,也是容易出汗,表现为一活动也是要出汗,这种出汗,汗液是偏热的,甚至汗也是偏黏,主要是头面部出汗为主,同时伴有口苦、舌苔黄腻,这种情况也常见。
语音时长 02:40

2021-11-05

75875次收听

感觉身体有气无力是怎么回事
皮肤、肌肉、肌腱,包括骨膜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身体代谢物质,积蓄过多时,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像运动以后,乳酸堆积过多,就会出现身体乏力。另外,如果身体气血不足,四肢的肌肉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也会出现长期有气无力表现。无力指的是四肢肢体无力,没劲的感觉。有气无力,往往还有症状就是呼吸的异常,呼吸异常往往就是气短,活动以后就进展比较明显,就在上气不接下气,气短伴有四肢无力,叫做有气无力的这种表现。气血不足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脾胃功能下降。脾主运化,胃主蒸腐功能下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身体不能吸收这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造成气血不足、肢体失养,就会出现有气无力的表现。另外,如果体内有湿热的情况,比如夏天湿热的环境,湿热侵入人体,或者是长期的饮酒,尤其是长期的饮用白酒,长期的劳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湿邪在体内日久蕴热,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乏力。倦怠,恢复体力的比较困难,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66215次收听

03:24
中医养生包括哪些方面
中医养生包括两方面,一是情志,保持乐观心态,二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中医在《黄帝内经》就讲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要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心态平和,顺其自然,坚持锻炼。“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年半百而衰也。”现在很多人都半百而衰,比如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就是违背了自然生活的规律,如经常熬夜、酗酒,起居没有规律。
02:02
女性晚上可以艾灸吗
晚上能否艾灸,这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体质可以,阳热性体质不行。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个什么物质,然后要分清楚女性是个什么状态。艾灸是温经通络,艾条它是温性的,所以晚上艾灸对那些体质虚寒的女性比较好,温经通络祛寒,对这些患者比较适合。而如果这位女性阴虚火旺,或者湿热症,阳气比较盛或气比较足,一派阳盛之状,用艾灸的话势必会助长火气,火气重的话到晚上很难睡着,气盛湿热,本身人体代谢比较快,用艾灸通经络,助长阳气,导致人体阳热亢盛,晚上很兴奋,阴液不足,会出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会出现阴虚、盗汗、说梦话、多梦等等一些症状。所以晚上是否能艾灸,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的体质是可以的,阳热性体质不行。
02:06
怎样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中医认为,免疫力降低的人常有气虚、阳虚或者阴虚的症状,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会服用大量的进补食物或药品,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盲目过度进补不但不会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能会导致脾胃壅滞,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应该合理进补,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如人参固本口服液,调理脾肾,滋阴益气,固本培元,针对阴虚、气阴两虚的人群,既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利于改善睡眠状态,缓解疲劳。
燥热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燥热体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胃阳虚燥热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饮水量过大,可是经常性的感觉到口渴,严重体重下降明显;而另一种类型则属于肝心阴虚燥热,该种体质者总司感到失眠、头晕、心烦气乱、易怒。如果出现这些表现症状,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调理。
02:20
怎样去除体内寒气
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那么人体会觉得对温热有一种很强的喜好,不敢着凉,不敢吹风。这种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除了到医院进行中药的药物调理以及针灸、按摩、拔罐等等外治法的调理之外。大家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调理方法,最常见的有几种,第一个就是避免在过寒的屋子里待时间很长,第二个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足够了之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可以把身体的寒气随着血液的活跃,血液的流动,把寒气带出。因此大家不要过于贪凉,一定要注意好调整自己的工作时常、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到了秋季白天很热,晚上很凉,建议大家夜晚不要开窗睡觉。
补脾最好的中成药
小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脾胃不好的现象,更容易会患有疾病,要想达到改善效果,首先就应该选择补脾,而在整个过程应该选择儿童复方鸡内金散,也应该选择建中健胃消食片等等,作用还是比较不错的。
湿气怎么治疗
中医讲,脾是生湿的源头,各种因素伤害了脾的运行,那么湿气堆积在身体里边,运不出去就变成了湿邪。影响脾的因素有吃的太薄,或者吃饱了坐着不动,吃的太油腻,吃凉的太多。平常缺乏运动,这些都是生湿的一些不良的方式,怎么要治疗这种湿气,首先要改变不良的方式,要多运动,别吃凉东西,饮食上要清淡,不能吃得太饱,通过中药针灸按摩的方法来祛除湿气。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小豆。当然薏米跟红小豆它性味都是偏凉的,适合于湿热的病人。有些人他是这种属于寒湿的,用薏米的时候要用炒的薏米,红小豆就不是特别适合。
语音时长 01:33

2019-07-03

55169次收听

睡觉流口水该怎么办
睡觉流口水由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疾病方面引起的,如果是口腔疾病引起,我们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特别是遇到睡眠流口水我们要注意,经常保证餐后刷牙,保证口腔疾病的预防,这是最常见预防疾病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个方面,遇到睡眠流口水,不要过度紧张,心理因素导致睡觉流口水是常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放松一下心态,保证不要过度兴奋,保证睡眠比较好,这就不容易导致睡眠流口水。另外,还可以协助一些药物方面,药物方面比如吃些莲子或者收敛的药物,比如莲子健脾胃的,比如像茯苓这些有助安神的,它都可以来防止睡眠流口水。总之,我们要放松心态,还有调整睡姿来保证睡姿要正确,这都是可以防止睡眠流口水的。
语音时长 01:18

2019-06-27

62304次收听

排病反应有什么表现
排病可能会出现鼻涕多、痰多、多屁或排便多、排汗多、出现皮肤问题、食量增大、睡眠增多等症状。排病反应是病邪从深层向表层去排泄的过程中,它有很多途径排出身体,比如从上向下来讲,有时鼻炎的病人会表现出鼻涕很多;有的人痰很多;还有的人表现在多屁或排便多,这可能是体内沉积的宿便或者痰湿通过这样的途径排出;有的病人可能是排汗多;还有的人表现出在秋天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皮肤上长一些红斑、红疹、有瘙痒,甚至原有的皮肤创面会扩大,湿疹的面积会扩大或者是流水;另外还有些会有出现其他反应,可能是是食量变大,超过了正常的食量;有的人要闷头大睡。这样的反应都说明人体在动用正气,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所以无论是食量增多还是睡眠增多,都是人体在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
语音时长 02:44

2018-12-27

56919次收听

03:22
排病反应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比如有些患者会表现出流鼻涕,鼻炎的患者会表现很多,打喷嚏、流鼻涕是病邪往外排出的过程;有的人痰很多;还有的人放很多屁或排便非常多,这可能体内沉积的宿便或者痰湿通过这样的途径排出;有的病人可能排汗很多;还有的人表现出在秋天很容易走皮肤,皮肤上会长红斑、红疹,会有瘙痒,甚至原有的皮肤创面会扩大,湿疹的面积会扩大或流水;还有些人会有另外的反应,可能更能吃了,超过了他正常的食量;有的人要闷头大睡。排病反应是因为病邪从深层向表层去排泄,在这个过程中,病邪有很多途径排出身体。以上这些反应都说明人体在动用正气,由于动用了正气,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所以无论是哪种,都是人体在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
高丽参作用
高丽参是一种产自朝鲜半岛的人参,也被称为朝鲜参、别直参。高丽参的生长条件比较苛刻,十分稀少,珍贵,相比于我国本土产的人参,高丽参还不那么被人所了解,那么高丽参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
当归粉的功效与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粉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当归粉的功效作用。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那黄芪的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