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地骨皮的副作用

63740次浏览

地骨皮就是枸杞皮、枸杞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珍、清肺降火等功效与作用,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地骨皮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不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下面来看看地骨皮的副作用是什么?

地骨皮.jpg

地骨皮副作用
  通过对小白鼠实验发现,连续注射地骨皮煎剂,大多数小白鼠会致死。同时也发现,小白鼠体内并没积聚酊剂。另外,通过对狗和兔的临床实验表明,地骨皮的毒性并不大。尽管如此,地骨皮作为一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少量的毒性,目前研究中并没有得到有关结论。
  地骨皮的禁忌
  虽然说地骨皮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地骨皮的毒性,如果有外感风寒或者是脾胃虚寒等,不可以使用地骨皮。另外,慢性胃炎以及心功能不全的疾病患者一定要慎用。地骨皮不可与铁器搭配,很多朋友们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会直接将地骨皮用铁器煎,其实这样会导致药材的药性发生一定的改变,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地使用地骨皮,并不会形成副作用,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大量地使用地骨皮,便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服用毒素会聚积,造成的后果无法想象。

相关推荐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状。防风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透疹等。
如何检测体质
检测体质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西医体检指标分析、基因检测、生活方式评估、症状体征观察等方法综合判断。体质类型主要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
01:53
补肾壮阳的最佳方法
补肾壮阳应以中药治疗为主,临床常用的中药为,其所用鹿角霜、锁阳、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八角茴香、韭菜子等多种补肾中药,能够温补肾阳。另外,中医讲究“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当于阴中求阳”,意思是在补充不足的成分时还要补充其对立面的成分,以求阴阳平衡,化生无穷。也正是由此出发,在采用补肾阳药物的基础上,还添加了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泻热,因此是一味补肾阳、阴阳双补效果都较好的药物。
脉象滑是不是要来例假了
脉象滑不是要来例假。脉象滑代表寒痰湿水饮,青壮年和带下,一种是痰湿比较重,水饮比较重,体内湿气比较重,青壮年身体比较强壮,也出现滑脉,怀孕了可以出现滑脉,所以月经期是不会出现滑脉的。月经期会肾虚,心肝肾,肺脾命门,肾和命门部分,脉会比较沉弱,因为在女性生理期身体机能处于肾火不足,肾阳不足的状态,身体机能极度低下,脉也比较偏弱,肾虚的脉更加弱,所以不可能出现滑脉。所以滑脉只可能出现在那些身体强壮者,痰湿比较重的比较胖的患者或者怀孕的女性的身上,所以月经期只会出现比较虚弱的脉。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63830次收听

三个月宝宝手心脚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是纯阳之体,中医认为儿童或者婴幼儿属于纯阳之体,也就是婴幼儿的时候,人体的阳气过于的亢奋,阴液相对不足。因此,婴幼儿一旦犯病的时候,得病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阳气偏亢的表现,身体的热邪如果吸入人体,积累在体内就会逼迫人体的津液外出,就会出现手心和脚心出汗的现象。3个月大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手心、脚心出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宝宝是不是出现了积食的症状,婴幼儿的时候,婴幼儿体内的消化系统发育非常不健全。如果摄食过多,就会出现饮食在消化系统停滞的现象。饮食停滞就会产生阳明经和阳明腑,阳明腑主要包括了胃、小肠和大肠,阳明经包括了手阳明胃经,另外还有大肠经、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腑出现积热的时候,就会出现宝宝手心和脚心出汗,往往伴有婴幼儿的腹胀。如果用触诊的办法诊断婴幼儿,用触诊的时候发现婴幼儿腹胀明显。如果3岁宝宝出现了感染,出现了一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心出汗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21-11-05

83067次收听

01:16
湿气重脾胃功能弱怎么办
祛湿就要调理脾胃。首先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过食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加强运动,也可以选择拔火罐、艾灸等方式。在湿热环境中感受风寒邪气引起的脾胃不适,可以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脾胃虚弱导致湿气盛,用香砂胃苓丸、参苓白术散等一些药物协助治疗。湿气留滞经脉就会出现头重如裹、颈项僵硬、肢体困重、屈伸不利;湿邪上犯上焦会出现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就会有腹胀、食少、口中甜、口中粘腻不爽、舌苔厚腻;湿滞下焦会出现便溏、小便不利、带下;湿溢肌肤就会出现水肿。
脸上长斑吃什么中药调理
脸上长斑常见的原因有三条:一个就是气滞血瘀,这种情况中年女性患者比较多见。女性朋友因为心思比较缜密,对情绪的变化比较敏感,长期的情绪调控不好,就会形成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的情况,肝郁气滞就会气机阻滞,影响血液循环不畅,这时候就会出现面部发斑。这种斑颜色偏暗,同时伴有愿意出一口长气,善太息。另外就是月经紊乱、痛经,月经带有血块等,这是气滞血瘀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加味逍遥丸都可以。还有一种情况,长期的贪凉饮冷,损伤脾胃,出现脾气不足,水湿内停,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形成痰浊,痰浊阻滞经络就会出现面部长斑,这种斑一般是妊娠斑、黄褐斑比较多见,颜色是黄褐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肾阳虚,水湿内停。除了饮食不规律,贪凉饮冷以外,长期居住的环境阴凉潮湿,或者是生育过多,或者是房事过度,损伤肾阳,都会出现水液代谢不畅,水湿内停,这种情况面部也会出现色斑,这种斑主要是颜色发暗比较多见。脾气不足、痰浊内阻的黄褐斑,多数可以选择一些像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这类的。另外像脾肾阳虚的斑,可以选择温阳利水的金匮肾气丸等。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82408次收听

身体突然发冷的原因
身体突然发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性的怕冷,就是实症;一种是虚症。实症多数见于突然暴怒的情况,突然暴怒导致身体的阳气循环会出现障碍,暴怒的时候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身体阳气的循环不畅,阳气不能很好的周流于全身,这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突然发冷,尤其是手脚冰凉,气性太大的时候,暴怒的时候,气的手脚发凉,严重的就会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出现晕厥,民间说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另外是由疾病引起来的,属于虚症的范围,多是一些心阳暴脱,心脏阳气骤然的离开身体,这种情况多数见于一些心脏的疾病,像一些急性的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另外,像一些恶性心律失常,致死性的室性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突然的心功能不全,就突然心力衰竭,这时候因为身体四肢得不到血液的供应,就会出现突然的发冷,这种情况往往是伴有意识的模糊,甚至是昏迷。另外,全身持续手脚发凉,甚至伴有冷汗出,身体湿漉漉的,另外,血压急剧的下降,高压一定是在90mmHg以下,往往是可能在60mmHg以下,提示身体已经到了出现休克的状态,这种虚症的突然发冷,就是一种休克的前期,或者休克早期的表现,大概突然发冷就这两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14

2021-07-09

87481次收听

拔罐瘦身一个月能瘦吗
拔罐瘦身一个月能瘦。拔罐瘦身有助于加速体内毒素和其它废物排出,但是该种减肥方法见效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拔罐瘦身也有一定的适应人群,多次减肥无效者、局部肥胖者以及产后肥胖者是该种方法的主要适宜人群。
03:11
手脚凉是什么原因
手脚凉可能由冬季长时间在寒冷的屋外工作,或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气血循环不畅等原因导致。手脚凉在西医上见于生理的和病理的两种情况。生理的情况指冬季长时间的在寒冷的屋外工作引起手脚凉,一般换个环境手脚凉就消失了;另外是病理上手脚凉,可见于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等,增加运动能缓解。从中医上讲,手脚凉大部分是气虚、血瘀引起气血循环不畅所致。有些益气活血、改善循环的汤药或中药固定的方子对治疗手脚凉有效。平时要注意增加活动,多吃温热性的东西来改善手脚发凉。
气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一些气虚体质的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出现全身无力、疲惫不适的情况,很容易会有无精打采的状况出现。即使是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力气。另外还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在出现气虚以后,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并且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起居。
体质的分类
体质可以从五行、阴阳、体型肥瘦、秉性勇怯等方面进行分类。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从秉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正常的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均匀、健壮,头发生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语音时长 01:55

2019-09-16

56590次收听

01:45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可能跟跟睡姿有关、口腔疾病的问题、常见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引起流口水的症状。一、睡觉流口水跟睡姿有关,有时候不当的睡姿也导致口水流的过多,这时只要调整睡姿,睡觉流口水情况就会缓解。二、睡觉流口水还要注意口腔疾病的问题,包括牙龈炎、龋齿都导致口水分泌增多,这时病人要到医院的口腔科,去明确病因三、脾虚的病人也会出现口水较多情况,这时不要吃生冷刺激东西,不好消化的食物四、常见脑血管疾病也导致口水分泌过多,都属于病理性的症状,因为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口水多。
02:22
湿气的穴位保健
湿气的穴位保健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用的最多的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丰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是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好
内分泌失调的危害很大,所以一旦出现内分泌失调后,要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大豆,牛奶,苹果,红枣,黑豆,梨等食物调理,同时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改善内分泌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