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中药方子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主要有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平胃散、二陈汤等。这些方剂通过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等方式改善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

一、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四肢乏力等症状。该方通过补益脾气促进水湿运化,改善胃肠功能。使用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阴虚内热者慎用。
二、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含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材,是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剂。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面色萎黄、气短懒言、消化不良等症状。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甘草调和诸药。长期腹泻或湿热证患者需调整配伍。
三、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半夏、陈皮,增强燥湿化痰作用。主治脾虚湿阻兼有痰湿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半夏能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化痰,与补气药配伍标本兼顾。服药期间需观察舌苔变化,舌红少苔者不宜使用。
四、平胃散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等组成,侧重燥湿运脾、行气和胃。针对湿浊中阻导致的脘腹痞闷、嗳气吞酸等症状效果显著。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行气消胀,适合舌苔厚腻的湿滞证型。孕妇及胃阴不足者禁用。
五、二陈汤
二陈汤以半夏、陈皮为主药,配合茯苓、甘草,专治痰湿内停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呕恶。该方通过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改善脾失健运导致的病理产物积聚。服用时需忌食生痰助湿之物,痰热证需加清热药物。
使用健脾祛湿方剂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避免久处潮湿环境。若服药后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等燥热表现,或症状持续未缓解,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日常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疗效,但须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系统性调理。
相关推荐
03:02
03:25
03:06
02:5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脾虚怎么引起的
- 2 脾虚是怎样造成的
- 3 脾虚是为什么
- 4 脾虚是怎么引起
- 5 什么是脾虚
- 6 脾虚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
- 7 脾虚是怎么引起的
- 8 脾虚是什么引起的为什么会脾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