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下的中药有哪些
后下的中药主要有砂仁、豆蔻、薄荷、木香、钩藤等。后下是指煎煮中药时,为避免有效成分挥发或破坏,需在其他药物煎煮完成前5-10分钟加入的药材。

1、砂仁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等症状。砂仁含挥发油成分,久煎易失效,故需后下。临床常用砂仁配合理中丸或香砂六君子汤,但阴虚血燥者慎用。
2、豆蔻
豆蔻包括白豆蔻和草豆蔻,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胸腹胀满。豆蔻挥发油含量高,煎煮时间过长会降低药效。使用时常与厚朴、陈皮配伍,但脾胃虚弱者不宜过量服用。
3、薄荷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薄荷脑等挥发性成分遇热易散失,通常在其他药煎好前5分钟加入。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但体虚多汗者应慎用。
4、木香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胸胁胀痛、泻痢后重。其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受热不稳定,需后下处理。常与黄连、白芍配伍治疗胃肠疾病,但津伤口渴者忌用。
5、钩藤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钩藤碱等生物碱长时间高温易分解,宜后下煎煮。多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低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
煎煮后下中药时需使用陶瓷或砂锅,避免金属容器影响药效。药材后下前应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煮时注意火候控制,以文火为宜。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咨询中医师。不同体质人群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辨证用药,不可自行调整配伍或剂量。
相关推荐
02:31
02:08
02:17
02:16
01:5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中药熏蒸用什么中药
- 2 鼻炎中药有哪些鼻炎中药有哪些
- 3 中药治疗疟疾的中药
- 4 中药颗粒比中药贵多少
- 5 中药泡脚用哪些中药最好
- 6 拿到中药怎么熬中药
- 7 中药治疗hpv用什么中药啊
- 8 中药和中药饮片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