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一副吃几天

75064次浏览

关于中药来说,很多消费者对于一副药能喝几天的问题表示的还是蛮关注的。其实,一副中药一般只能吃一天,这样药的效果也才比较好。

很多人会认为,中药那么浓,应该是可以多喝几天的,毕竟是关乎健康的事情,喝少了怕没有什么效果,而且熬用的次数少的话是不是就浪费了。所以很多人习惯性的将中药分好几次来进行熬制并且使用。那么中药真的是可以分好几天吃吗?确切的来说,中药一副吃几天呢?

一副中药一般只吃一天,一般一副药煎三沥(换三次水),混合在一起,分两到三次服,服用时要微温,同样分偏补和偏泻,时间一样。注意饮食禁忌。为了使身体内血药在一个合适的浓度,如果分两天来服用中药的话,那么一副药方子里就那么些药,分配到两天里浓度肯定会低,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般中药是一天服用一副,可以分成两次服用。因为药效会随煲药的时间次数而改变,尤其是含有芳香化湿药的方子,在初次煎是还可以,两次之后就基本失去药性。在上述情况中,一副药可以熬出七天的药量,但是要注意保存,如果没有保存条件,最好不要使用上述做法。 若是补益类的中药,可以在饭前服用,若是其他类型的中药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总的来说,还是要看中药的处方里都是什么药材,一般普通的一剂中药最多熬两次的,最好是当天服,因为药效会随煲药的时间次数而改变,尤其是含有芳香化湿药的方子,在初次煎是还可以,两次之后就基本失去药性。最好是在当天熬完了就服用,这样是最好的。熬重要的时候一次大概是30-40分钟的时间是最好的。熬好了之后要遵循开药的医生的医嘱进行服用中药,一天喝两次左右。通常用大概250毫升左右的水,吃饭的碗大概是大半碗左右,您遵循医嘱服用即可。

建议在喝中药期间,一定要多喝水,多吃青菜,注意腹部的保暖,放松心情,规律睡眠,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不要盲目用一些药物,以免导致不良反应,祝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一般指的是患者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状态,需要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一般来讲虚症往往需要服用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时间多短或者多长,主要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患者气血不足的程度来决定,一般可能需要数月也就是3个月到半年左右,大概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进行调理。但是要说明一点,长期吃补药的时候一定不能每天都在连续的服用药物,如果每天连续服用药物,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食欲不振,患者食欲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这样也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因此如果长期服用药物,超过了3个月以上的时候,一般要建议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服药,星期六、星期天作为让胃等消化系统休息的时间这样服药,或者是服用3个月以后一、三、五服药,二、四、六休息,这样服药的方法才能够保证药物充分吸收,又不能破坏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另外长期服药有可能会引起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尤其是成年人或者是老年人,长期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补钙,另外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人长期服用中药,要注意血钾升高的情况,长期服用中药的时候对肾功能不全,或者是慢性肾功能性尿毒症的情况,一定要定期的查血钾,防止出现高钾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106975次收听

03:04
女性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引起
肝肾阴虚、肝气旺盛,同时伴有气滞血瘀的情况比较多见,另外痰浊瘀阻也是可以的。肝气旺盛就会出现肝脾不和、肝木克脾土的情况,就会建立起来体内水湿代谢的障碍,湿邪在体内停留过久以后就形成痰,湿浓度变大、黏稠以后形成痰,痰浊瘀阻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加上痰浊瘀阻两种病理的产物,同时存在于体内的话,就会造成女性患者面部的暗黄。
吃什么药下火效果最好
下火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之一就是牛黄解毒片,该药对于嘴部上火的治疗效果较好。也可以吃牛黄清胃丸,该药能够清胃泻火和润燥通便。还可以吃黄连上清丸或者是双黄连软胶囊。
02:51
气虚怎么调理
气虚是中医里常见的症状,气虚的人表现为疲倦、无力、乏力。气虚的调理主要包括:一、注意休息,晚上11点之前,进行休息,养一点真阳之气。二、在饮食上做一些配合,比如常用的黄芪、五指毛桃,是补气的药品,也是食材,可以进行温阳补气,人参里面有红参、有高丽参、西洋参等。高丽参,补气效果非常好,但是南方,补气容易上火,所以会配上滋阴益气的东西,比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三、气虚,要养血补气,再配合补血的方法,比如红枣、枸杞、冬虫夏草,结合起来,补气的效果会增强。四、用艾灸来补气,比如肚脐下一点五寸,气海穴,保养身心,气之海、丹田气海,能够直接进行补气。
02:50
气虚血瘀怎么调理
气虚血瘀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补气、健脾、补肺、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调理。气虚血瘀以后,首先从补气的角度来说,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都是补气的中药。健脾补肺活血的药物主要是有最常见养血活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另外有化瘀活血通络或者消症活血的药物。另外有活血的药物力量比较强,如地鳖虫。除补气活血的药物以外,有些方子也比较常用,最常见是黄芪当归五肉汤、四物汤,这些都有补气活血的效果。
血虚怎么办
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的做到注意力集中,早睡,保证睡眠,养肝血。血虚体质的人不宜过度的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尽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迟于晚上11点入睡。宜养肝血,常用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川芎、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14

57632次收听

肾气虚吃什么药
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源,男女都一样,都会出现肾虚的情况。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足以及肾精不足。如果是肾阴虚的患者,可以选择吃六味地黄丸等补肾阴的药物;如果是肾阳虚的患者,那么可以选择吃八味地黄丸,也叫金匮肾气丸等补肾阳的药物;如果是肾气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吃人参、黄芪、黄精这一类的药物;如果是肾精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吃大补阴丸等药物。具体的用药需要结合临床,以面诊医生面诊后,结合望、闻、问、切,来进行辨证施治。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14

57564次收听

01:58
来月经能喝姜枣茶吗
来月经能不能喝姜枣茶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第一,来月经的时候如果是胞宫虚寒,同时有痛经的患者,可以用一些姜枣茶,一方面能够温暖胞宫、补养气血;另一方面还有活血通经的作用。第二,极少数患者可能会是湿热,血热湿热导致的月经不调,表现一般是虽然有月经,但是量会比较多,颜色比较鲜红,甚至味道有点臭秽,这个患者可能会有盆腔的炎症或者附件的感染等,对这种患者来说清利湿热是当务之急,姜枣茶可能不适合用,但是如果喝错也没有大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一个药食同源的食物,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01:38
出汗特多怎么办
出汗过多应结合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第一,自汗,就是指稍微一动就出汗,或者坐着不动都在不停的出汗,这类患者一般是由于气虚的缘故,临床给这些病人用一些补气的药物,病情就能迎刃而解;第二,盗汗,这部分患者可能睡醒之后突然出一身汗,盗汗的原因常常是阴虚,这部分病人需要服用一些滋养肾阴、敛汗生津的药物,比如临床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的一个代谢途径,出汗过多会耗伤人体的津液,津液耗伤的同时会导致气的耗伤,所以过多出汗需要进行中医调理。
脾气虚和脾阳虚有什么区别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共同点是都作用在脾这个脏器上,但脾气虚要比脾阳虚轻。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常见多数都是脾气虚患者,可表现为脾胃虚弱,没有食欲,或虽然吃完饭,但会觉得肚子胀、消化不良;此外由于脾气不足,往往表现为很乏力,总是很困重,身上会觉得很沉,总是无精打采;同时有脾气不足的浮肿表现,整个人看着很胖,看着水气比较重,甚至还有些溏便。脾阳虚要比脾气虚重不少,因为气虚发展到阳虚有程度的改变,同时其实也是一个性质的改变,因为脾阳虚会生寒,不只是消化不良,可能还会觉得脾胃总有寒气,有患者会想大夏天时也会用热水袋焐着脾胃,被空调吹一下都会觉得要拉肚子,喝一口凉的都会觉得胃痛,大便也是总是不成形,甚至是水样便,或天不亮要去上厕所,这种病情就相对会比较重一点,临床不仅要补脾气,还要振奋脾阳,适当加些振奋脾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
语音时长 01:46

2019-09-17

57367次收听

艾蒿副作用
如果患者在使用艾蒿的药物进行治疗时,是要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了解的。如果患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自己的寒性体质加重,从而损害患者的氧气,让患者的抵抗力慢慢的变差。此外还会抑制患者的神经活动,所以要谨慎使用。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这种中药材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百合科植物干燥的根茎,药用价值非常高,土茯苓可以达到清热解毒,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及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清热止带作用。
阿胶可以空腹吃吗
早晨可以空腹吃阿胶,也能很好的吸收阿胶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选择在睡前吃阿胶,不过脾胃差的人,最好在早饭或者午饭后半个小时后吃。一般男女老少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阿胶,女性更适合。但是肠胃虚弱、内热、感冒咳嗽的人不宜吃阿胶,阿胶也不可以与萝卜、大蒜同吃,以免降低阿胶的疗效。
气血不足的调理方法
气血不足可通过药食同源的食物调理气血,补血食物可用大枣、阿胶;补气食物可用山药、茯苓;补血药物可用旱莲草、桑寄生;补气药物可用人参、党参、太子参;通过服用药膳粥及代茶饮也可调理气血,此外补气血不仅靠补还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30

62488次收听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最好
出现了气血不足首先是会损伤身体器官的,还会引发一些病变比如说早衰,所以当我们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及时的进行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关于调理的方法也是需要正确掌握的,需要适时的进行调理,而调理气血包括调气、调血关系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