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是怎么引起的中医解释
眩晕症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湿中阻、肾精亏虚、瘀血阻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平肝潜阳、益气养血、化痰祛湿、补肾填精、活血化瘀等方式治疗。

1、肝阳上亢
长期情绪不畅或肝肾阴虚可能导致肝阳上亢,扰动清窍引发眩晕,常伴头痛耳鸣、面红目赤等症状。治疗需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方剂,配合针刺太冲、风池等穴位。日常应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作息规律。
2、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或久病耗伤可致气血生化不足,脑窍失养出现眩晕,多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宜用归脾丸、八珍汤等补益气血,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饮食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等补脾食材,避免过度劳累。
3、痰湿中阻
饮食不节或脾失健运导致痰湿内生,上蒙清阳则发眩晕,常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治疗需化痰祛湿,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丸等方剂,配合丰隆、中脘等穴位按摩。日常需忌食肥甘厚味,适当运动助脾运化。
4、肾精亏虚
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致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引发眩晕,多伴腰膝酸软、健忘耳鸣。宜用左归丸、龟鹿二仙胶等补肾填精,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避免熬夜耗伤肾精。
5、瘀血阻络
外伤或久病入络形成瘀血阻滞脑络,表现为眩晕伴头痛固定、舌质紫暗。治疗需活血化瘀通络,可用血府逐瘀汤、复方丹参片等方剂,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寒,适度活动促进气血运行。
眩晕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起卧或头部剧烈转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痰湿体质者需减少乳制品食用。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调节气血,冬季注意头颈部保暖。若眩晕频繁发作或伴随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02:01
01:54
01:52
02:14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眩晕症是怎样造成的
- 2 眩晕症什么引起的
- 3 如何防止眩晕症
- 4 眩晕症是怎么引起的
- 5 你知道什么是眩晕症吗
- 6 眩晕症是怎么引起有什么呢
- 7 出现眩晕症状应该怎样处理
- 8 眩晕症的应该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