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饴糖用什么代替

55698次浏览

中药饴糖主要可以使用高粱饴、红枣以及蜂蜜代替,都可以发挥出补脾益气的功效。同时饴糖也可以润肺止咳,并能健脾养胃,但也有一定的用药禁忌,湿热内郁症以及小儿疳积者都需要避免口服。

饴糖属于一种中药,可以直接入药使用,在中医临床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可以加入到多种中药方剂当中,能够让药物疗效更加显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想要找到饴糖的替代品,那么中药饴糖用什么代替比较合适呢?
  一、中药饴糖用什么代替
  1.高粱饴
  高粱饴是一种可以代替饴糖的物质,其中加入了一些蔗糖类成分,对脾胃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由于真正的饴糖就是高粱经过发酵和糖化而制成,所以采用高粱饴替代十分合适,而且具有缓解胃疼和补益中焦的功效。
  2.红枣
  饴糖也可以使用红枣代替。而且红枣还含有大量铁元素,能够起到极为显着的补气养血和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辅助调节贫血等病症。
  3.蜂蜜
  蜂蜜可以作为饴糖的一种代替品,二药都味甘性温,都可以发挥出补脾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不过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之处,蜂蜜主要是有补中缓急的特点,更侧重于解毒,有滑肠通便和润燥清热的功效,而饴糖则可以生津,并能增液行舟。
  二、中药饴糖的功效
  1.补脾益气
  中药饴糖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补脾益气,能够有效改善出现的脾气虚弱等病症,对于营养不良也有治疗效果,且老少适宜。
  2.润肺止咳
  饴糖在口中含化可以用于治疗咽喉干燥和咳嗽咳喘一类症状,可以发挥出润肺止咳的疗效,尤其是适合秋季肺燥肺热患者。而在润肺的同时,还可以改善顽固性甜蜜。
  3.健脾养胃
  饴糖可以健脾养胃,可以用于防治胃溃疡胃痛,如果搭配蜂蜜使用,则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药方。
  三、中药饴糖的禁忌
  虽然中药饴糖的功效较多,但也有禁忌。特别是存在有湿热内郁和中满吐逆病症的患者不宜服用,小儿疳积者和糖尿病患者也需要避免服用。

相关推荐

02:40
紫草婴儿软膏有哪些用途
紫草婴儿软膏可用于轻度尿布疹、失禁性皮炎、压疮、湿疹的预防及治疗,还可用于烫烧伤的护理等。紫草婴儿软膏以植物草药紫草、红花为原材料,可抑制皮肤真菌,改善皮肤红、肿症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润肤的功效。其渗透能力强,透皮吸收快,可以快速缓解皮肤组织的炎症损伤,促进皮肤愈合,且不含激素和薄荷醇,不刺激皮肤,可长期使用。
02:21
锁阳固精丸和达泊西汀一起吃要注意什么
锁阳固精丸和达泊西汀一起吃时首先要注意用药的时间,两者不能在同一时间服用,最好隔半小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锁阳固精丸和达泊西汀都可用于治疗男性早泄。达泊西汀是西药制剂,通过抑制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来达到延迟射精时间的目的,事前服用可短期对症治疗早泄。锁阳固精丸是中成药,有温肾固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遗精、早泄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达泊西汀需要避免与精神管制药或抗抑郁药同服,以免加重不良反应。锁阳固精丸有温肾固精的功效,可长期服用。
吃中药拉黑色的稀大便代表什么情况
患者吃中药以后拉黑色的比较稀的大便,多数见于使用了苦寒、泻火的中药出现的一些现象。因为苦寒泻热的药物会引起胃肠蠕动增强,就会导致肠的内容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食糜中的水分在没有得到充分吸收的情况下就排出了体外,就会出现大便变稀的这种情况。另外,中药汤剂是有颜色的,就会使大便被染成黑色,出现黑色的大便。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还有一种病理的情况,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比如病人有消化道的溃疡,用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引起了溃疡的出血,就会出现黑色稀大便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13

2021-09-29

79218次收听

03:06
坤宝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坤宝丸是妇科常见的中药,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要药,是由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龟甲等多种中药组成。主要是滋补肾阴、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功效。坤宝丸在服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少进食辛辣、油腻的食品。第二、肾阳虚的病人,比较明显的形寒肢冷、怕冷、大便稀溏病人还是少用或不用。第三、月经紊乱者慎用。第四、服药4周疗效不明显,应该到医院看医生。第五、用量和用法一定要按照说明书吃,也不要长期地服用。第六、感冒期间和急性感染性疾病不要用。对本品过敏及儿童不要用。
黄金苦荞茶的功效与作用
适量饮用黄金苦荞茶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可起到降低血糖、保护心肌、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预防衰老等作用,但由于该茶性质偏寒,在饮用时要避免过量。
02:14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桑叶味苦甘、性寒,主要的作用可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凉血功效,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即这种感冒一定是受风又受热,是两种邪气引起。主要的临床表现比如头疼、眼睛红,甚至眼睛昏沉,燥热伤肺以后可以出现咳嗽,这种咳嗽大多都是干咳,伴有口干、口渴这样的临床症状,或是肝阳上升引起头晕、目眩的症状,以及还可以治疗吐血。现代研究桑叶有很好的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对肠道及支气管有解痉的作用,有非常广泛的抗菌谱,对于眼睛的结膜炎、角膜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治疗下肢的象皮肿,包括银屑病、乳糜尿也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一般不单独使用,大多数都是要复方制剂。
红枣子的功效与作用
红枣的营养丰富,口味甘甜,如果能做到常吃红枣,可以起到补气养血、促进睡眠、美容养颜、防止脱发、健脑补脑、保肝护肝等作用,所以常吃红枣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栀子功效与作用禁忌
栀子可以清心经、肺经、三焦经、肝胆经的热。泻心经的热,叫泻火除烦,胸膈的躁扰,烦躁,用栀子配豆豉。泻肝胆经的湿热,用栀子配上大黄,配上茵陈,可以清热利湿退黄疸。活血止疼,外伤的肿痛,还可以泻三焦经的热,把栀子捣成粉,敷在外伤的地方,可以消肿活血止疼。因为药性功效禁忌是患者脾胃虚寒的人爱拉肚子的人,吃不了凉东西的人,一进冷空气,空调一吹就不舒服的人,这时候体内的阳气不足,这是所用栀子的禁忌。可以配上升麻,可以配上薄荷,可以配上柴胡,配上丹皮,配上黄芩来泻三焦中的热,来治疗三焦经的淤热。眼睛耳朵这些窍的火,可以用来泻火。还可以泻肺经的火,配上鱼腥草、芦根、蒲公英,来泻火。栀子药药性偏苦寒,性味归经,归心经、肺经、三焦经还有肝胆经。所以它的作用是因为它的归经和药性决定的。所以在临床中看患者禁忌不禁忌,看患者穿的衣服的厚薄,看对环境的适应度,看皮肤的温度,看喜欢喝凉水喝热水,来判断药物的禁忌。总之,栀子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然后禁忌是脾胃虚寒患者要禁忌使用。
语音时长 02:13

2019-10-31

66268次收听

02:10
鱼腥草孕妇能吃么
这个药在南方,它在超市上,在大家的餐桌上是可以看到的。如果说作为一个菜,能上到餐桌上,就说明这个药性还不是很剧烈。客观上这个药也是它归肺经药味微寒,没有说有毒无毒。临床中就是看体质,如果说你有它的适应症,有肺热,有肺痈,有泌尿系感染,有膀胱经的湿热,有大肠的热,这时候有故无损。这个病有体质,它这个药能解他毒,就是你需要的就是可以用。当然了,你要说我没事,我就是喜欢这一口,也没有事。咳嗽咳痰或者痰是清白的,或者身体怕冷,小便也是清的也不黄,然后大便还拉肚子,这时候一定不能用。因为他已经这种虚寒体质,它是个清热药,药性微寒的,就不适合吃,这时候我们就不要吃了。
万通筋骨贴的功效与作用
万通筋骨贴是由多味中药组成的一种外用药物,可以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症状;合理应用,对于肩周炎、颈腰椎疾病、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板蓝根的副作用
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板蓝根是一种苦寒性质的中药,它可以清热、解毒、利咽、凉血、消斑,主要应用于瘟热病引起的发热、头痛、喉咙痛、斑疹。现代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作用。虽然板蓝根的功效和作用挺多,但是在日常使用上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朋友在不了解板蓝根的药性的时候,滥用板蓝根甚至板蓝根的针剂,比较容易导致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引发过敏性的休克。虽然板蓝根对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感冒。板蓝根适用于风热型的感冒,但是对于风寒类型的感冒就不一定合适了。如果人们在健康的状态下过多的服用板蓝根,会由于它的寒性而伤及脾胃。
语音时长 01:22

2019-10-15

67905次收听

葛根功效和作用
葛根主要治疗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麻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症。对平滑肌的作用: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够明显的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对冠状循环的作用: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葛根醇浸膏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2112次收听

夏枯草作用和功效
清肝火、明目、散结消肿。中药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讲到夏枯草,它归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泻火药,具有清肝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夏枯草常配以钩藤、决明子、菊花等使用,治疗肝火上攻,头痛眩晕。治疗瘿瘤,瘰疬,乳痈,包括乳房肿痛时,常配以蒲公英、浙贝母等同用。若夏枯草配合金银花、重楼等清热解毒消肿药,可用于治疗热毒的疮疡。包括夏季常喝的凉品,王老吉,也含有夏枯草此味中药。所以夏枯草这种药效果非常好,它既可以在临床中起到药效,又可以在食品、饮品当中起到一些独特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16

2019-08-12

60255次收听

清热利湿的中药
湿热体质的人,身体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比如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常见的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栀子、夏枯草、知母等药物,都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对于治疗因湿热所引起的许多症状,有不错的效果。
凉血的中药
血热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凉血的中药来调理,帮助缓解失眠、口渴等症状。小蓟、大蓟、地榆、槐花、白茅根、侧柏叶等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血热引起的便血、尿血、女性崩漏等疾病,可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