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肉芽和疣的区别
舌下肉芽和疣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病变,舌下肉芽多为创伤性纤维瘤或黏液囊肿,疣则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生物。两者在病因、外观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舌下肉芽通常表现为舌下黏膜的柔软、粉红色结节,表面光滑,直径多在数毫米内,常因反复咬伤或局部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触诊时质地较韧,一般无痛感,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疣多呈现为白色或灰白色菜花样突起,表面粗糙不平,可单发或多发,具有传染性。由HPV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感染上皮细胞引起,可能伴随轻微刺痛或异物感。除手术切除外,还可采用冷冻、激光或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等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复发风险。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咬舌、佩戴不合适义齿等机械刺激。疣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接触患处后需彻底洗手。若发现舌下新生物持续增大、出血或颜色改变,应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或皮肤科,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