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抽搐怎么办
婴儿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记录发作情况、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等方式处理。婴儿抽搐通常由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儿抽搐发作时需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免压迫颈部。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不可强行按压肢体或撬开牙关,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
2、避免刺激
抽搐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不要摇晃或大声呼叫婴儿,避免加重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可轻轻约束肢体防止坠床,但需注意力度。发作停止后让婴儿充分休息,暂时不要喂食或服药。
3、记录发作情况
家长需详细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肢体表现如单侧或全身抽动、是否伴随发热或意识丧失等情况。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同时需测量并记录体温,观察有无呕吐、皮疹等伴随症状。
4、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或伴随高热、嗜睡、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持续抽搐,或开具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预防复发。若怀疑颅内感染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电图可辅助诊断癫痫。
5、完善检查
根据病因可能需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头颅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高热惊厥患儿需监测体温变化,癫痫患儿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低钙血症需补充葡萄糖酸钙,脑膜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
家长应定期监测婴儿体温,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按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接种流脑、乙脑等疫苗。记录发作日记,复诊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如出现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呼叫急救。
相关推荐
03:08
0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