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高发年龄阶段是多少岁

发布时间:2019-09-2457768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如果是1型糖尿病,高发年龄阶段为20岁以下,如果是2型糖尿病,高发年龄阶段为40岁以上。具体分析如下:

1.20岁以下:1型糖尿病可能是自身免疫损伤、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好发于20岁以下的人群,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40岁以上:如果是2型糖尿病,可能是病毒感染、不良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短效胰岛素包括哪些
短效胰岛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普通胰岛素、常规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甘舒霖R、优泌林R和重和林R等等。目前采用的短效胰岛素都是基因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所以一般用英语的字母R来表示,不同厂家出产的短效胰岛素的商品名称谓不同。最近几年生产出的超短效的胰岛素,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这两种,起效时间和发挥作用都比短效胰岛素更快。短效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用药后20-3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高峰是注射后的2-4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5-8小时。由于短效胰岛素存在解聚和吸收过程,吸收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慢,所以降血糖效果也会比较慢,如果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推荐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如果使用超短效的胰岛素,就可以餐前即刻注射就可以了,也可以在餐后立刻注射,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降糖效果。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胰岛素的类型、胰岛素的分类以及起效时间,严格遵照医嘱的剂量来使用胰岛素,并且严格遵守胰岛素要求注射的时间进行,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注射。需要定期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的变化,医生会根据血糖情况来及时调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剂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降糖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77037次收听

02:19
糖尿病可以中药治疗吗
糖尿病是否可以中药治疗,需要分阶段进行回答。对于一型糖尿病,它属于先天性的,需要长期补充胰岛素,这个时候中药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地位。对于二型糖尿病,是成年之后因为暴饮暴食,体重增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这种糖尿病,中药在整个糖尿病期间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主导或者说是辅助治疗作用。对于患糖尿病很多年,胰岛已经破坏很多了,不能够单纯用中药治疗,但是这类患者会有很多其他的症状,比如说阴虚火旺,比如说肾虚,比如说糖尿病足等等,这类患者可以用中药得到很好治疗。
01:45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系,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生活压力较大、肥胖等,还有可能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胰腺切除、患有风湿性疾病等引起。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虽然二甲双胍是降糖尿病的常用药,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减少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能够营养神经,降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同时起到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作用。
血糖空腹6.5能不能恢复
空腹血糖6.5mmol/L,是糖尿病前期,正常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按照美国标准的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如果空腹血糖是6.1~7.0mmol/L,那就是糖尿病的前期,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就是糖尿病,空腹血糖6.5mmol/L,就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现在可以预防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的控制,多运动,让体重能够保持正常范围。尤其是超重肥胖的,经过比较特别有效的管理体重,血糖也有可能恢复到正常。如果实在不能恢复正常,现在还有一些药物,比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用了以后血糖也能够降下来,但是这种降下来,是通过一些治疗措施的。生活方式,好像看见没吃药,但是要控制饮食、运动,也是需要努力的,甚至有的病人还用一些药物。所以,要通过努力才能恢复正常,把空腹血糖达到6.1mmol/L以下。但是,如果努力了,成功了以后又放松了,血糖还会反复上去。所以,保持是最重要的。
语音时长 01:59

2021-07-09

85315次收听

男性糖尿病诊断是什么样的呢
糖尿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病,这种病一担患上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患者要及时的接受治疗,现在糖尿病的出现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糖尿病的检查方法,那么,男性糖尿病诊断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来介绍糖尿病的诊断办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糖尿病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内科疾病,严重的威胁着很多朋友的身心健康,需要引起重视,积极的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该病的及时检查对治疗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该做哪些方面的检查,那么究竟糖尿病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呢?
血糖高吃什么药
如果存在血糖高的问题,可以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也可以吃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或者是胰岛素增敏剂,降糖的效果都很不错。除此以外,血糖高的患者也可以吃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高怎么控制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高可以采用改善饮食的方式控制,建议要以低糖低盐食物为主食,养成少食多餐和合理安排进食顺序的习惯。同时需要适当做一些运动,尤其是可以在用餐后站立或散步半个小时。而必要时最好及时用磺脲类及类似降糖药控制,还要定期测量血糖值变化。
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当中胰岛β细胞完全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的分泌不足,这部分患者发生的年龄会比较小,可能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会发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的缺乏,没有办法发挥对血糖的调控,治疗就需要通过外援性胰岛素的补充。并且只能够使用胰岛素的皮下注射,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必须使用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以此来控制临床症状、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发生,目前无法完全根治。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以提高患者寿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51729次收听

糖尿病有哪些特征
糖尿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其次是1型。2型糖尿病的特征包括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起病缓慢,多有糖尿病家族史,体型多偏胖,以腹型肥胖为主,口服降糖药有效。1型糖尿病特征包括青少年起病,起病迅速,常以酮症酸中毒就诊,体型消瘦,口服降糖药无效,血中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共同的特征都有烦渴、多饮多尿的症状,持续高血糖,血糖控制不佳都容易并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0

65257次收听

糖尿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糖尿病人没有不可以吃的食物,其实什么都可以吃。总体只要限制量,比如血糖高、含热卡高的食物,尽量少吃,主要是因为含热量高的食物可引起血糖迅速的增高,并且没有饱和感,所以吃一点,能量就够了。糖尿病人如果这样吃的话,总是没有幸福感。所以说糖尿病人,含糖量高的食物,含脂肪多的食物,油脂多的食物,这类食物尽量避免。因为这类食物的热卡比较高,吃一点能量就够了,所以尽量避免。还有血糖高时,含糖量高的水果也不能吃,还有油脂,比如动物油,还有肥肉、动物内脏等等,这些都是含油脂比较高的、热卡比较多,所以说就尽量避免。
语音时长 01:28

2019-11-27

58519次收听

02:35
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患者首先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吃优质蛋白,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日常生活起居对于疾病治疗帮助非常大。生活起居上一定要注意戒烟戒酒,保持心情的愉快平和,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太劳累,不要感冒,这些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用药谨慎,抗生素或者其西药的使用都要最好咨询专科医生的意见。糖尿病肾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蛋白尿,一旦发现指标的异常及时治疗。要注意:有些临床蛋白尿患者由于无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想法是错误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01:55
二甲双胍可以减肥吗
二甲双胍不是减肥药,如果是为了减肥,不建议吃二甲双胍。如果没有糖尿病,直接使用二甲双胍也达不到减肥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降血糖的药物,它通过使肝脏往血液中的葡萄糖输出减少,以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一些临床观察发现,用了二甲双胍以后,体重会有所下降。服用二甲双胍以后,10%左右的病人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的恶心、食欲下降、腹泻,这些不良反应正好可以引起吸收减少或者排泄增多,能够起到降低体重的作用。所以2型糖尿病人可以使用二甲双胍,尤其是肥胖的患者适用。但是如果把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减肥药,除非正好产生了一些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才会降低体重。
03:57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体内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以及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共同引起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症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有典型症状,有些无典型症状,或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或者因为诊治其它疾病而发现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多;易饥饿,饭量増加;体重减轻。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
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9300万,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高达2100万,这部分病人大部分会导致明显的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部并发症。临床上一直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及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