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怎么办
急性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止泻药物、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初期应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菜汤等,避免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症状缓解后可逐步过渡至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白粥、软面条、蒸蛋羹。恢复期需持续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推荐少量多餐模式,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升以内。
2、补充水分
每1-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24小时补液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可交替饮用加少量食盐的米汤、稀释苹果汁、口服补液盐溶液。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出现尿量减少或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散Ⅲ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每包用250毫升温水冲服,成人每日可服用3-6包。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每次1袋用50毫升温水调服,每日3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每次420毫克,每日2次,需用温水送服。
4、使用止泻药物
洛哌丁胺胶囊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每日不超过8毫克。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蒙脱石散需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急性腹泻首次剂量可加倍。
5、抗生素治疗
诺氟沙星胶囊针对细菌性肠炎,每日800毫克分2次服用。盐酸小檗碱片对痢疾杆菌有效,每次100-300毫克,每日3次。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儿童细菌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8毫克分2次服用,使用前需确认过敏史。
恢复期应保持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热敷时温度不超过50℃。每日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维持1-2周清淡饮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急诊处理,老年患者及婴幼儿腹泻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脱水程度。
相关推荐
03:00
02:53
02:55
02:47
02:4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常见急性肠炎有哪些急性肠炎
- 2 怎么知道是急性肠炎
- 3 怎么知道是不是急性肠炎
- 4 容易急性肠炎是怎么得的
- 5 急性肠炎怎么得的?
- 6 急性肠炎的是怎么产生的
- 7 什么是急性肠炎
- 8 急性肠炎怎么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