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肠粘连
预防肠粘连可通过术后早期活动、规范手术操作、控制腹腔感染、减少组织损伤、合理使用防粘连材料等方式实现。肠粘连通常由腹部手术创伤、炎症刺激、异物残留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腹痛、肠梗阻等症状。

1、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道与腹壁的黏附机会。建议术后6-12小时开始床上翻身,24小时后尝试床边站立。早期活动还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强度应循序渐进。
2、规范手术操作
手术中采用精细分离技术,减少对肠管浆膜层的机械损伤。使用温盐水纱布保护暴露的肠管,避免长时间牵拉或压迫。关腹前彻底止血,减少血肿形成概率。微创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更能降低粘连风险。
3、控制腹腔感染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术后出现发热、腹痛等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腹腔脓肿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避免炎症扩散刺激粘连形成。
4、减少组织损伤
术中避免过度使用电凝止血,高温可能损伤腹膜间皮细胞。关腹时防止大网膜或肠管误缝,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反应。对于广泛粘连松解手术,可留置腹腔引流管,但不宜超过3-5天。
5、使用防粘连材料
高危患者手术时可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生物屏障材料,在组织表面形成物理隔离。羧甲基纤维素钠膜等可吸收材料能覆盖创面,但需注意过敏反应。这些材料需在完全止血后均匀涂抹,不能替代规范的手术操作。
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肠梗阻。术后恢复期选择低渣饮食如米粥、蒸蛋,2周后逐步过渡到普食。出现持续腹胀、呕吐或排便停止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尤其是有多次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更应重视粘连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