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怎么治疗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
1、一般治疗
患儿需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应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瘦肉粥,避免辛辣刺激。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观察咳嗽频率及痰液性状,记录症状变化供医生参考。症状较轻时可适当进行温和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耗氧量。
2、抗结核药物治疗
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方案包括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重症可加用吡嗪酰胺片。治疗期间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肝功能,观察有无巩膜黄染等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可通过餐后服药缓解,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调整方案。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脓胸。胸腔镜手术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需继续抗结核治疗。家长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发热、切口渗液等感染征象。术后康复期应逐步恢复活动量,避免突然增加心肺负担。
4、并发症管理
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时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出现咯血需绝对卧床,使用止血敏注射液。家长发现患儿意识改变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送医。长期患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可补充维生素AD滴剂增强免疫力。
5、隔离防护
活动期需单独居住,痰液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密切接触者应做结核菌素试验,未感染者可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咳嗽时用肘部遮挡。治疗2-4周后传染性降低,但仍需完成全程治疗。
治疗期间建议家长每日记录患儿症状变化,包括体温曲线、咳嗽频率、食欲情况等。保持居所通风干燥,定期曝晒被褥。饮食宜少量多餐,可选用牛奶、鱼肉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康复期可逐步增加户外活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每1-2个月需复查胸片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