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胆囊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急性胆囊炎可能由胆道梗阻、细菌感染、胆道畸形、寄生虫感染、胆石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胆囊引流、胆囊切除术、解痉镇痛、补液支持等方式治疗。
1、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可能与胆管发育异常、胆管受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等症状。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可诱发胆囊炎症。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必要时行胆道探查术,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药物。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与肠道菌群逆行感染、血行播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呕吐等症状。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病原体通过胆道侵入胆囊引发炎症。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药物。
3、胆道畸形
胆道畸形可能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闭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部包块、陶土样便等症状。解剖结构异常易导致胆汁引流不畅,继发胆囊感染。轻度畸形可保守观察,严重者需行胆道重建手术,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注射用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可能与蛔虫钻入胆道、肝吸虫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症状。寄生虫机械刺激和分泌物可引发胆囊炎症反应。治疗需驱虫联合抗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颗粒、吡喹酮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
5、胆石症
胆石症可能与胆汁成分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墨菲征阳性等症状。结石嵌顿可造成胆囊管阻塞和黏膜损伤。无症状结石可暂不处理,有症状者需行胆囊切除术,可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茴三硫片、注射用乌司他丁等药物。
家长需注意患儿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食物,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配合静脉营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定期监测体温和腹痛情况,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