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处突出形成的包块,常见于腹股沟和脐部。主要有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类型,多因先天性腹壁发育缺陷或腹压增高导致。
1、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疝气类型,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哭闹时明显。可能与鞘状突未闭合有关,部分患儿伴有肠管嵌顿风险。确诊后需根据年龄和症状决定观察或手术修补,常用术式包括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2、脐疝
脐疝多见于新生儿,因脐环闭合不全导致,表现为脐部柔软膨出。多数在2岁前自愈,直径超过2厘米或5岁未愈者需手术干预。日常应避免剧烈哭闹和便秘,防止疝囊增大。
3、切口疝
切口疝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因切口愈合不良形成。表现为原手术切口处膨隆,可能伴有疼痛。需通过超声评估缺损大小,较小疝可尝试腹带压迫,较大缺损需手术修补补片。
4、嵌顿性疝
当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时可发生嵌顿,表现为包块变硬、触痛,伴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这是小儿疝气最危险的并发症,需急诊手术防止肠坏死。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5、复发疝
术后再发疝可能与缝合技术、感染或胶原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原手术区域再次出现包块,需通过影像学确认后选择开放或腹腔镜二次修补术。
日常护理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期咳嗽和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可降低早产儿疝气发生概率。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应遵医嘱复查。若发现包块颜色发暗或患儿持续哭闹,须立即就医排除嵌顿风险。多数小儿疝气通过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家长无须过度焦虑。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小儿疝气注意什么
- 2 小儿疝气是怎么得的
- 3 小儿疝气怎么引起的
- 4 小儿疝气严重吗
- 5 小儿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 6 什么是小儿疝气
- 7 小儿疝气是怎么造成的
- 8 小儿疝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