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病是什么病

65534次浏览

心病通常是指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1、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可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治疗冠心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患者需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3、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长期酗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疲劳等症状。治疗心肌病可遵医嘱使用依那普利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患者需限制盐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可能与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治疗心脏瓣膜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华法林钠片、地高辛片等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患者需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疾病,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心力衰竭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患者需限制液体摄入,控制体重,避免高盐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心脏疾病患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心脏健康。

相关推荐

精神病怎么得的
精神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脑部损伤、神经递质紊乱、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干预。1、遗传因素精神病具有家族...
精神病症状都有哪些
精神病症状主要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病变、心理社会因素等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1、感知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或幻触,表现...
精神病分类
精神病主要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等类型。精神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是...
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或被误读
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常被误解为完全混乱或不可理解,但实际存在个体差异和可解释的病理机制。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活动可能受到幻觉、妄想、情感障碍等影响,但仍保留部分现实感知和逻辑性。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是什么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的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等。也可能出现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的减低,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2、知觉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经常感觉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也可能出现幻视,病人会看到天空中很多奇形怪状的图案,或者在墙上看到图像,比如死人、鬼怪等等;还会出现幻味,在没有任何气味的环境下,患者总能闻到奇怪的气味,比如说臭味、血腥味、腐败味等。也有人出现幻触,病人会感觉身上有虫爬感、通电感、火灼感等等。3、记忆方面的障碍:常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若干年前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结婚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往往都还记得,但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起来。记忆减退的极端表现就是遗忘症。4、思维与智力方面的障碍:病人会出现被害的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会对自己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也有患者出现关联的妄想,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系。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物理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受到外界力量的操控,不受自己的控制。5、情感方面的障碍:比如病人会出现情绪异常高涨、狂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情绪异常的低落,心境抑郁,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的情况,自卑、自责等等。有些患者会情绪不稳,易激怒,喜怒哀愁,极易变化。
语音时长 02:42

2021-12-30

80603次收听

03:29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的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等。也可能出现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的减低,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2、知觉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经常感觉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也可能出现幻视,病人会看到天空中很多奇形怪状的图案,或者在墙上看到图像,比如死人、鬼怪等等;还会出现幻味,在没有任何气味的环境下,患者总能闻到奇怪的气味,比如说臭味、血腥味、腐败味等。也有人出现幻触,病人会感觉身上有虫爬感、通电感、火灼感等等。3、记忆方面的障碍:我们常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若干年前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结婚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往往都还记得,但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起来。记忆减退的极端表现就是遗忘症。4、思维与智力方面的障碍:病人会出现被害的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会对自己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也有患者出现关联的妄想,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系。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物理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受到外界力量的操控,不受自己的控制。5、情感方面的障碍:比如病人会出现情绪异常高涨、狂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情绪异常的低落,心境抑郁,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的情况,自卑、自责等等。有些患者会情绪不稳,易激怒,喜怒哀愁,极易变化。
03:29
精神状态不好怎么调整
确定精神状态不好,可以做以下调整:第一、要意识到这种是一个病态,必须得加以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必需的治疗。可以多听音乐,多接触正面的东西,生活中负面的东西不接触或者是少接触。可以去听听音乐会、看看文艺演出,接触一些阳光的、正面的东西,能够调节心情。第二、加强运动。白天多活动,可以跑步,跑步会刺激内啡肽的生成,会增加愉悦感。第三、多晒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精神、情绪的稳定。第四、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和平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方式。
神经病是否就是精神病
神经病大多数与精神病无关,但是有时候也可能存在着一些联系。一般来说,这属于两种疾病,神经病是指脑、周围神经、脊髓和骨骼肌由于血管病变、外伤、肿瘤等引起的一些疾病,常见的疾病有肿瘤、中风、肌无力和多发性硬化等。而精神病大多数是由于体外的多种有害因素作用于大脑,使大脑功能失调,破坏了大脑功能的完整性,以及人对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使人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异常,还会削弱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出现病态心理和举动。有些神经疾病也可能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62187次收听

睡眠瘫痪症是精神病吗
睡眠瘫痪症不是精神病,是一种睡眠障碍,多数指发生在入睡过程或者早晨起来快醒过程中的一种体验。正常的睡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非快速眼动期,在这一期不做梦,人的肌张力是很正常的,而另一部分叫快速眼动期,这一期人是在做梦的,眼球在左右快速来回转动,但是全身的肌张力是没有的,所以人不能动。如果在这一期醒过来,人就发现自己遗留着刚才的梦境,但是除了眼球能动,四肢都不能动。频繁发作的睡眠症一般和人的情绪压力、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自己能找到压力来源、情绪来源,就要进行调整。如果找不到,建议及时到睡眠科或者精神科就诊,评估有没有其它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21-05-20

64838次收听

间歇性精神病遗传吗
一般来说间歇性的精神病是具有遗传性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后天所形成的疾病,如果患者的发病年龄是比较早的,属于青春期发病,并且家属也有一些精神病的家族史,在这种情况下,遗传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大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病人是由于后天的刺激所引起的。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患有某些器质性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导致的精神病的发生,这种遗传的可能性就是比较小的,具体是不是会遗传可以做一下基因检测来进行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患者的家属,看一下是不是有发病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0

83485次收听

胡思乱想患者吃什么药管用
通常情况下,胡思乱想是一种神经心理疾病,需要系统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胡思乱想患者吃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谷维素片、奋乃静片、利培酮口服溶液等药物管用,建议遵医嘱用药。
精神分裂有几种
精神分裂症分为六大类型:包括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偏执型、残留型和未分化型。但是最新的诊断标准,比如DSM-5、ICD-11,就取消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因为分型是按不同的症状进行分型,但这种分型对诊断和治疗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比如单纯型可能表现为阴性症状为主,缓慢起病、表情淡漠。青春型就是发生在青春期,可能以行为紊乱、本能欲望亢进的表现为主。所以最新的标准就只诊断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很大的疾病,疾病单元包括很多种,分型在临床上不是很有价值。但是临床还是有应用,在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时候,还是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主,来大致分析。
语音时长 01:21

2019-06-27

54501次收听

02:13
精神分裂症分型
精神分裂症包括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偏执型、残留型和未分化型。DSM-5、ICD-11取消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因为分型是按不同症状进行分型,但分型对诊断和治疗都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所以最新的标准就只诊断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很大的疾病,疾病单元包括很多种,分型在临床上不是很有价值。但是临床还是有应用,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大多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主。诊断标准为国际ICD-10、美国DSM-4和中国的CCMD-3的标准。
03:00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样的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主要表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阴性症状。一、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感知觉方面会出现障碍,比如会出现幻觉。二、思维障碍表现为病人会出现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妄想就会把幻想和现实混淆,比如想象别人会陷害。三、即患者出现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比如会词不达意、说话会没有逻辑性。四、部分患者会在大众场合下表现出不当行为,比如会把衣服脱掉到处乱跑。五、即正常人应该有的情感,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没有,表现为退缩、言语减少等。
02:13
精神分裂症是怎样形成的
精神分裂症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不像躯体疾病有明确的病因。精神分裂症病人通常有遗传倾向,患者的直系亲属或者一级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会有易感性。在易感性基础上,出现养育环境以及经历的非同寻常,这时在脆弱的基础上再遭受二次打击,患者就会发病。目前精神分析观点强调早年被养育的经历,父母虐待孩子、忽视孩子,孩子在成年以后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