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重长的很快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11-1263442次浏览

当人们发现自己在某段时间内体重飞速上涨的时候,就应该引起自身的重视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异常状况的出现。而导致人们体重飞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有食盐摄入过多、长时间酗酒、内分泌紊乱以及药物因素等。比较常见的会影响人们体中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物以及心脏病药物等。

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体重增加或减少了几斤,这属于正常的波动情况,并不需要人们过度担心。但是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发现自己的体重突然性的出现了增长很快的现象的话,那么就需要引起自身的重视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异常情况的出现,那体重长得很快什么原因呢?
  一、食盐摄入过多
  当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摄入过多盐分的时候,就会导致体重迅速上涨。这主要是因为盐分中含有一种钠元素,摄入过多就会导致人体出现水肿的情况。而水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所以在某段时间内摄入过多盐分,就会导致人的体重迅速增加。
  二、药物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药物长时间服用的话,也会导致体重迅速增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药物中会添加类固醇以及睾酮促进药物或补充剂等成分。而这些成分都会对人体的荷尔蒙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刺激到人体的体重不断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会导致人们体重不断上升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物以及心脏病类药物等。
  三、酗酒
  长时间酗酒不光对于身体不好,而且还会导致人们的体重飞速上涨。这主要是因为酒本身就属于超高热量的饮品,在摄入酒精以后,人们的身体只能够集中精力消耗酒精中所含有的热量。因此会导致人们的体重不断的上涨。
  四、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紊乱也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在某段时间内疯狂的上涨自身的体重。而导致人们身体出现内分泌紊乱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甲状腺功能衰退症等,但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病症的发作在男性身上。同时人们的身体还有可能会出现浑身疲累以及头痛等症状。

相关推荐

女性晚上可不可以艾灸
晚上能否艾灸,这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体质可以,阳热性体质不行。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个什么物质,然后要分清楚女性是个什么状态。艾灸是温经通络,艾条是温性的,所以晚上艾灸对那些体质虚寒的女性比较好,温经通络祛寒,对这些患者比较适合。而如果这位女性阴虚火旺,或者湿热症,阳气比较盛或气比较足,一派阳盛之状,用艾灸的话势必会助长火气,火气重的话到晚上很难睡着,气盛湿热,本身人体代谢比较快,用艾灸通经络,助长阳气,导致人体阳热亢盛,晚上很兴奋,阴液不足,会出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会出现阴虚、盗汗、说梦话、多梦等等一些症状。所以晚上是否能艾灸,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的体质是可以的,阳热性体质不行。
语音时长 01:20

2021-12-30

78693次收听

喝姜水放屁是排寒气的表现吗
喝姜水放屁就是排寒气的说法没有依据。喝姜水对于胃寒的病人,就胃中有寒气的病人,胃气虚弱的病人还有一定的效果。喝了姜水放屁是不是排寒气,说法是没有依据的。为什么会放屁,是肠道的胀气,肠道为什么胀气,是肠胃的排空功能,跟饮食也有关系,可能一些发酵的一些菌群等等,可能吃到一些豆类,或者是一些糖类的食物以后发酵也容易产气,所以并不是说排气就一定是排寒气,没有一定的关联性。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80459次收听

02:08
血瘀体质可以自愈吗
血瘀体质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不能得到彻底改变。首先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什么样的,先天基础是什么样的,是改变不了的。血瘀体质是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形成梗塞等,预防血瘀体质得这些疾病,可长期用一些活血化瘀药物,把血瘀体质维持到一个平和体质状态,维持到一个正常状态,让身体不会因为这个体质而得病,改变不了体质,但是阻止因为血瘀体质而导致的一些疾病是可以的,所以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维持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如丹参、丹参滴丸、桃仁、红花等。
熬夜多吃什么调理身体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引起便秘、失眠、腹泻、肥胖、皮肤暗黄、肝脏排毒差等问题。日常可通过多食用葡萄、苹果、橙子等水果改善,但为避免加重不适症状,应积极改善长期熬夜的习惯。
陈皮和什么搭配泡水
陈皮可以和玫瑰花、山楂、生姜等搭配在一起泡水,对于身体健康有好处。
哪些疾病适合中药泡洗
中药泡洗,通过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浸洗全身或局部,起到活血止痛、化瘀消肿、杀虫消毒等作用,包括全身泡洗和局部泡洗。全身泡洗是中药煎汤,然后将其注入浴缸、浴桶或专门器械中,全身泡洗范围大,浸泡时间长,对感冒、丹毒、风湿、湿疹等内科、皮肤科疾病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03:05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心发热可能由于胸膈间有热,肾阴不足引起。中医上讲,人不光是手心发热,而是手心脚心一起发热。一、热扰心胸膈。如果胸膈间有热以后,特别容易造成手心脚心的发热;二、肾阴不足的情况也能见到手心发热。同时可以见到心烦、口干、失眠、脾气急躁等症状。对于手心发热治疗,可以进行清热除烦。如凉膈散、炒栀子、豆豉等清除胸膈之热;另外手足心出汗见于肾阴不足。手足心出汗同时会见到如腰酸、腿软、心烦、心慌、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时要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这些药就能参考使用。
02:25
寒气重怎么办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热敷,大家自己对自己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当然热敷的时候要控制好时间,每一次热敷的时间,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够了,不用很长的时间;第二种方法建议在医院做的艾灸,艾灸对于祛除身体、身体内的寒气有着很明显的作用。艾灸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用艾条、有的是用艾绒、有的是用灸合,而且现在外面的艾灸馆也非常多,但是艾灸的时间推荐是半个小时左右,在用艾灸的时候,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间隔一开始可以控制在隔天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而不是天天做,做上几周之后当身体对艾灸的这种热感比较适应了在逐渐增加频率,这样对去除身体的寒气是有帮助的。
02:21
吃什么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的食材和药材有比较常用的人参、蜂王浆、灵芝,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想要避免这些食材导致的上火症状,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蘑菇、奶制品、维生素或者大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适应的人群也比较广。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患者、菌类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菌类,其他人都可以服用。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服用奶制品类,其他的人也是可以服用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服用非常方便,若不清楚体内缺哪种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的,不建议单独服用一种维生素,可以吃复方制剂,补得很全面。
湿气重表现
一,头部。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的时候,可呈现头昏沉重,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服,似乎身上负有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怕风怕冷,流清涕等。二、关节。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了,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的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三、消化道。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的运化效果,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便不成形等。四、小便。小便浑浊。五、舌苔。舌苔厚腻是湿气重的一个典型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35

2019-09-04

59302次收听

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可能会出现消化道问题、食欲减退、四肢倦怠、皮肤病、嗜睡、肌肉酸痛的症状。一、消化道的表现,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餐后的饱胀不适,舌苔白厚,还有大便的溏滞不爽。二、湿气重的人会表现为食欲的减退。三、很多的病人因为湿气的过重,会出现四肢的倦怠。四、湿气过重的病人还会出现一些除了消化道以外的症状,比如皮肤病,包括湿疹、荨麻疹等。五、湿气重还会出现嗜睡,肌肉酸痛的症状。这些都是湿气重的临床症状,除此以外,潮湿的天气还会让人的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也是湿热内蕴导致的。湿气重一般表现在消化道和皮肤病的症状上。所以,湿气重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是外湿还是内湿,针对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
语音时长 01:16

2019-07-12

56613次收听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是补肾、保护心脑血管、能对抗细菌、治疗白癜风、有治光敏感作用、扩冠强心和止血等,它的作用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有需要的人群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如何熬
中药怎么熬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们知道,临床当中需要结合不同的疾病决定中药的煎煮熬法不同。例如解表的药剂,煎煮的时间不能过长,而慢性滋补调理的药则需煎煮时间药较长。一、一般来说,对于解表的药剂剂,也就是治疗外感的热病,比如感冒、发热、咳嗽的药,煎煮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个核心的点就是煎煮的时间不能过长。在临床当中一般建议患者就煎煮五分钟就可以。一副药一般都是煎煮两次,把两次煎煮出来的药兑到一起,少量平服。二、但是反过来,如果是一个慢性滋补调理的药,一般建议煎煮的时间要较长。对于有毒的药物,例如像附子,一般要求煎煮的时间可能要达到四个小时,甚至六个小时,一定要口尝之不麻,才可以食用。所以煎煮熬药要一定结合具体的病情,由专业的医师指导下使用,这样效果会更有针对性
语音时长 01:25

2019-06-06

57420次收听

调心养心离不开心经和心包经
中医讲心主要有两大功能,即主血脉和主神志。如果心主血脉这个功能失调,那么会血液粘稠,血管堵塞,血液不能在全身正常地运行,什么“三高”、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都会找上门;而主神志这个功能失调,大家想想一个人神智不清了,不管身体外在是不是健康,物质有多富裕,都无法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与心密切相关,保证心这个君主之官,能够正常发挥自己功能的有两条经络,一个是心经,一个是心包经。
03:13
什么是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人体体质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动力不足,经常会比别人要更容易感觉到累;二、推动能力不足,出现低血压,会头晕;三、温煦能力不足,手脚凉,容易怕冷;四、防御能力不足,容易被传染感冒或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