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转氨酶高是什么原因

54900次浏览

转氨酶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转氨酶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受损,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病毒复制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确诊需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护肝治疗如复方甘草酸苷片。

2、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脂肪肝均可导致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肝细胞内脂肪沉积会引发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伴随肝区隐痛、血脂异常。治疗需戒酒、控制体重,可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严重者需用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

3、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引起肝细胞毒性反应。表现为用药后转氨酶急剧升高,可能伴随皮疹、发热。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谷胱甘肽片、双环醇片等解毒保肝药物,重症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4、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甚至纤维化。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更显著,可能伴随肝掌、蜘蛛痣。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戒酒,补充B族维生素,使用美他多辛胶囊促进酒精代谢,严重肝纤维化需抗纤维化治疗。

5、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导致转氨酶持续升高。多伴有免疫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阳性等异常。需使用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可用于胆汁淤积型肝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饮酒、熬夜及服用肝毒性药物,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若转氨酶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或伴随黄疸、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善肝炎病毒筛查、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日常可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发展为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

相关推荐

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处在发病早期时,会有发烧、头痛、疲劳无力、不耐活动、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尿液发黄的黄疸表现
病毒性肝炎可以治好吗
病毒性肝炎,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个肝炎来讲,它们都是一个急性的,那是完全恢复健康的,是全愈的。基本上有将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肝功都可以恢复正常,病毒是自身完全清除的。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这两个来讲,急性的乙型肝炎,多数患者是可以自身把病毒完全清除,是不需要去特殊治疗的。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来讲,目前我们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但是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所做到的是把乙型肝炎病毒从活跃复制状态转到静止期,同时患者的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指的是患者的生化指标,转氨酶、黄疸这些指标恢复正常,而不是病毒的完全清除。对于丙型肝炎来讲,慢性丙型肝炎现在用药疗程是三个月的时间,个别患者在肝硬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时间,大概是半年的时间,基本上也是95%以上的患者甚至于更高,可以达到完全的临床治愈。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4

62691次收听

02:38
病毒性肝炎怎么确诊
病毒性肝炎一共分为五个型别,甲肝、戊肝、乙肝、丙肝、丁肝。常见症状主要是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出现皮肤黄染,小便颜色为黄色甚至浓茶色。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观察病毒在血液里的表现。比如甲型肝炎,甲肝的IgM是阳性提示病毒是近期感染;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相似,血清里的IgM是阳性。乙肝和丙肝,要查病毒抗体、病毒定量检查。所谓病毒的定量指的是乙肝和丙肝病毒在血液里的复制程度、核酸表现来确诊乙肝和丙肝的问题。对于丙型肝炎的确诊抗体低,需要进一步进行核酸的检查。
02:22
病毒性肝炎能吃什么
病毒性肝炎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严重比如恶心、呕吐、没有食欲等表现。所以在饮食上面尽量清淡饮食比如米粥、青菜、水果、这些食物,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当开始进入恢复期的时候,经过一定的治疗病人的食欲也明显的改善,就要注意一定的营养供应。比如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这些食物的供应,尽可能的避免油炸、油腻的这些食物。然后吃东西的时候尤其是生吃的青菜、水果,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肠道再感染问题,给患者导致病情加重。最后就是肝功能都恢复了,还是尽可能吃的要清淡一点。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对于病毒性肝炎,无论你在哪个时期,哪怕是完全恢复,也尽可能的不要饮酒。
病毒性肝炎怎样护理
如果患上了病毒性肝炎,首先需要做好隔离工作,这是最基本的护理措施。再就是要保证日常的饮食营养,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食物为主。还需要多注意休息,病情好转之后可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另外就是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病毒性肝炎怎么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多种,首先需要避免生食水产品,同时还要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此外,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这样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犯,尤其要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进行相关疫苗的注射。
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
患有病毒性肝炎后,在积极治疗时还要注意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指导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戒酒等,以免病情加重;另外还要做到洗漱用品专人专用,防止把肝炎病毒传染给他人。
病毒性肝炎的怎么分类
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症状比较相似,都是通过口腔进行传播,而且症状表现不会很严重;乙型肝炎是最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丙型肝炎感染的风险很多,患病后症状比较轻微;只有感染乙型肝炎的患者才可能患上丁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什么意思
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于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细胞炎症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它本质上来是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定义:具体到不同类型上面它又有不同表现,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半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经常表现为急性的,来得急症状重,发病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全身乏力、小便发黄,但是经过积极治疗一般来一个月左右也就恢复了,而且比较好的是甲肝和戊肝不会转成慢性。甲肝戊肝的特点:甲肝戊肝来得急症状重,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小便发黄等症状,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不会转为慢性肝炎。另外的像乙肝丙肝丁肝,他们既有急性的感染的类型又有慢性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的类型相对还比较少,更多的是慢性感染的类型。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症状就比较轻微,隐秘。所以慢乙肝、慢丙肝在学术界经常被叫做沉默的疾病,因为症状太轻了,而且没有特异性,可能病人就是觉得有轻微的乏力,下班回到家里就不爱动,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或者吃东西,食欲没有胃口吃东西不香,或者吃完以后觉得上腹胀堵不消化。有的病人也会觉得小便有发黄。正因为症状比较轻微,比较隐秘,而且还没有特殊性,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判断一个乙肝病人尤其是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更多的是根据临床的检测结果,而症状往往是次要的,因为症状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0

59839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肝炎可采用抗病毒药物和保肝降酶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分为甲肝,戊肝和乙肝,丙肝。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虽然是表现为急性肝炎,症状重,来的也比较急。但不会慢性化,这种是自限性的疾病。在甲肝和戊肝的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另外可以通过输一些保肝的药物来让肝脏的炎症指标有所好转,一般经过三到四周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也减轻了,这是甲肝和戊肝。甲肝戊肝的治疗:甲肝戊肝急性期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住院输一些保肝药物抗炎治疗。对于乙肝和丙肝,我们就要复杂一些,因为乙肝丙肝具有急性的形式又有慢性的形式,急性的形式我们跟甲肝戊肝一样需要保肝降酶的治疗;但如果说是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是有可能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肿瘤的,而造成病情进展的根源就是病毒的持续复制。如果仅仅是保肝降酶而不控制这个病毒的话,病情仍然会进一步的发展。丙型肝炎现在有很好的抗病毒药,8周、12周就能让病毒杀死了,然后达到治愈。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10

56880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怎么调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该怎样调理,其实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判断的。因为病毒性肝炎其实分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如果说是甲肝或者是戊肝,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形式,病人会觉得症状很重,吃不下东西,频繁的恶心呕吐,厌油,全身没力气,而且小便黄象浓茶色,还会有眼黄、尿黄的现象。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调理,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一定是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全身的这个能量都用于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低脂饮食。因为这个时候再给大鱼大肉,第一吃不进去,第二反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炎症的修复。那么这是急性肝炎甲肝和戊肝要注意的事项。那如果说是一个慢性乙肝或者是慢性丙肝,那么我们因为这些病人会慢慢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肿瘤,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所以他们在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如何调理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喝酒,酒精跟病毒会有一个协同的作用。乙肝加酒精肝或者丙肝加酒精肝比起单纯的乙肝,将来进展到肝硬化肝肿瘤的这个概率会大大地提升。所以它会加速病情的进展,所以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一定是要求不能喝酒的。另外还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病情的进展。还有就是注意不要乱吃一些可疑的伤肝的药品,伤肝的药品甚至是保健品。病毒性肝炎的日常调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清淡低脂饮食;3、不能喝酒;4、不能熬夜;5、不乱吃伤肝药品保健品。还有要主动的到医院去定期检查,因为他们的症状比较轻微,不到医院主动的检查可能漏掉一些病情的这个早期判断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0

60082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做什么检查
病毒性肝炎首先要做肝功能的检测,再做相应病原学检测。如果发现肝损伤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然后就要判断是哪种病毒引起的肝损伤。针对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类型的病原,有不同的病原学检测。甲肝可以查甲肝的lgM抗体,乙肝我们可以测乙肝五项,HBV-DNA和抗HBClgM抗体。丙肝一般要测丙肝抗体和HCV-RNA,丁肝有丁肝的IgM抗体,戊肝有戊型肝炎的抗体叫抗HEV。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检测指标:甲肝的lgM抗体;乙肝五项、HBV-DNA和抗HBC-lgM抗体。因为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那要判断一个病人肝脏炎症损伤的程度,我们必然要查肝功。肝功里边比较重要的指标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还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这都是判断肝细胞炎症损伤的重要指标。丙肝抗体和HCV-RNA;戊肝抗HEV;丁肝的lgM抗体。那么第一步查肝功。第二步查病原。如果明确了是其中一种,比如说明确了是乙肝病毒,那在治疗方面可能除了保肝降酶之外,还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那如果说是一个丙型肝炎也是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0

61227次收听

02:45
病毒性肝炎如何引起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类型,乙型和丙型肝炎,出现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时,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体内病毒侵犯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反复升高、肝脏反复的炎症,此时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反复的肝脏炎症就会带来肝的纤维化堆积,日益累积就会造成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甲肝和戊肝是急性发病过程,多不会慢性化,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慢性乙肝丙肝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一旦出现转氨酶的升高,肝脏炎症或肝纤维化的迹象,肝弹性数字升高等,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肝硬化发生率。
03:03
病毒性肝炎如何调理
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调理方法主要有卧床休息、清淡低脂饮食、禁止喝酒、避免熬夜等。1、急性肝炎发作期一定要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全身的能量用于肝细胞的修复。饮食上,坚持清淡低脂。2、慢性肝炎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主动到医院定期检查,关注病情变化。尤其是千万不能喝酒,酒精跟病毒协同的作用会加重病情,提升进展到肝硬化、肝肿瘤阶段的概率。3、不能熬夜,经常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病情进展。4、不乱吃一些可疑的伤肝药品、保健品等。此外,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要主动到医院定期检查,关注病情变化。
05:26
病毒性肝炎能预防吗
病毒性肝炎可以预防。首先要了解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切断粪口途径,搞好饮食卫生。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是以输血和母婴垂直以及性生活传播为主。做到早隔离、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即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