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有什么危害

54357次浏览

多囊卵巢对女性最大的影响是排卵障碍。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导致排卵失败和不孕。一般症状为功能失调性不孕、月经不调、多毛、肥胖、闭经和痤疮。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对症治疗。祝你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双侧多囊卵巢改变,应立即到医院检查。越早进行治疗,对身体伤害就越小。

虽然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这并不代表能够忽视。双侧卵巢多囊样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疾病症状,给身体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只有积极治疗才能避免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给身体带来更多伤害。那么,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有什么危害?
  1、月经异常
  卵巢和月经息息相关,如果卵巢发生了变化,对月经就有很大的影响。一旦患上了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基本上月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量会变少甚至还会绝经。如果月经出现了问题,我们身体内部堆积的毒素就无法排出体外,脸色就会变得很差,皮肤会变得越来越蜡黄。所以说一旦发现自己的月经出现了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2、导致不孕
  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不排卵,既然不能排卵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受孕。不能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如果我们忽视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那么一旦它变得越来越严重,就已经无法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了,只有动手术才能解决,但是动手术的话对身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一旦发现自己患上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就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越早进行治疗,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小。而且,也不会给身体留下什么后遗症。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也会与日俱增。

相关推荐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它需要反复的、长期的治疗,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首先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其次需要调节月经,如果月经失调可以采用孕激素来周期性的治疗。如果多囊卵巢综合症伴有高雄激素的症状或者多毛的症状,可以采用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就可降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甚至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如果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存在有肥胖、代谢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调节她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所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人,在诊断之后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方面的检查,以及血脂方面的检查,来确定他有没有代谢方面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15

114943次收听

经血颜色怎么判断病症
对于成年女性而言,由于卵巢会周期性的分泌雌孕激素并排出卵子,所以子宫内膜就会受到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刺激,并出现增生分泌剥落现象,在子宫内膜剥落的时候,就是月经来潮的时候。目前没办法通过经血颜色来直接判断病症,这是因为女性月经血的颜色可能是暗红色,也有可能是鲜红色,还可能是因为月经血量比较少,在阴道里面淤积氧化后出现黑色或者是咖啡色,而并不能通过单纯的月经颜色来判断是哪种疾病导致,所以女性只能通过其月经量月经周期,来判断是否有月经异常,而最终判断病症,只能够通过彩超激素6项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比如多囊卵巢综合症,通常会发现雄激素增高。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7

57431次收听

02:31
多囊卵巢综合症能自然怀孕吗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个内分泌紊乱性的疾病,通过B超可以发现卵巢有大量的小卵泡,同时在发育、生长,但是到排卵期,却无明显优势的卵泡长成,也没有明显的排卵期。多囊卵巢患者因为没有排卵的周期性变化,怀孕很难。正常女性会有一个正常的月经周期,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有成熟的卵泡排出。多囊卵巢患者经常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才来一次月经,有的有排卵,有的无排卵,只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激素水平支持不了太长的内膜,发生剥脱性的无排卵性的出血。因此,不是所有多囊卵巢患者都没有排卵,部分患者有排卵,但是间隔时间较长,所以怀孕很难,但并不代表不能怀孕。
02:19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治愈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紊乱的慢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情况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可以确保治愈,但是通过人为干预,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配合药物对症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病情稳定。如果不积极干预治疗的话,患者病情出现恶性循环,长期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出现各个脏器器官的病变,严重者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积极的对症处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肥、控制血糖,病情轻微病情可停止继续发展,常年保持稳定状态;重者在不同时间段、年龄段配合药物调整治疗,也可使病情稳定。
什么是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全称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考虑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卵巢的变化有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为正常妇女的两到五倍,成灰白色,包膜增厚坚韧,切面见卵巢白膜均匀增厚,较正常厚两到四倍,白膜下可见大小不等,大于十二个囊性卵泡以上,直径在二到九毫米内,镜下可见白膜增厚、硬化、皮质表层纤维化、细胞少,血管显著存在,白膜下见多个不成熟阶段,呈囊性扩张的卵泡及激素卵泡,偶成熟卵泡生成及排卵迹象。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0

63905次收听

多囊会自然怀孕吗
多囊是指多囊卵巢综合征,怀孕是指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可能会自然妊娠,比如身体肥胖的患者积极减肥后,就可能自然妊娠,但是这种几率非常小。大多数患者需要通过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促排卵药等药物治疗或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才可以成功受孕。
治疗多囊卵巢的药物有哪些
青春期的治疗多囊卵巢患者,还有围绝经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没有生育要求,治疗以调经的药物为主。青春期的少女和围绝经期的患者,一般用孕激素来调月经。育龄期的妇女一般用口服避孕药调月经,但还要看患者有没有生育要求。没有生育要求可以一直口服避孕药,即可以调经也可以避孕。
双侧卵泡10多个严重吗
双侧卵泡10多个可能是出现了多囊卵巢综合症,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因为它会导致月经不调、多毛痤疮、身体肥胖,影响正常的生育,而且还可能会导致黑棘皮病,严重时会有致癌的危险。
02:54
多囊卵巢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治疗方案,需要综合性治疗。如果高泌乳素血症引起,可以吃溴隐亭嘛;如果高雄激素血症,可以吃达英35,月经会变得规律,卵巢功能逐渐恢复,逐渐排卵出去。多囊卵巢主要是压力大造成,压力大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需要主动锻炼,缓解压力,比如跑步,对缓解大脑的压力有好处。不要熬夜,对内分泌失调有很大的影响,对卵巢也不好。要减肥,多囊卵巢的人因为内分泌失调,会造成体重增加,造成肥胖,所以需要综合治疗。
03:12
多囊卵巢是怎么引起的
有患者觉得自己无任何不良嗜好,为什么会得多囊卵巢?通过问诊得出:年龄29岁,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即得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现在很多白领女性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常常晚上熬夜,导致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卵巢的功能的改变,卵巢除了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以外,卵巢还有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生育功能,即卵巢每个月要有一个卵泡长起来。卵泡里面有一个小的卵子,它会把这个小的卵子排出去,小的卵子遇到精子之后就会形成受精卵,这就是卵巢的生育功能,如果内分泌失调了之后,常常就会导致卵巢的排卵功能障碍,卵泡长起来之后不排掉,时间长了导致不孕。即形成多囊卵巢的恶性循环,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多囊慢慢就会好了。
02:43
多囊卵巢会怎么样
多囊卵巢,高雌激素刺激乳腺就会得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癌;高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不排卵,导致不孕。多囊卵巢,是因为压力大,导致卵巢不排卵,卵巢不排卵,每一次卵泡照样长,会堆在卵巢中,每一个卵炮中,都是雌激素。每个月卵泡是要排掉,雌激素就排掉了。如果雌激素始终在高雌激素血症时,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
由于多囊卵巢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比较高,所以首先会出现高雄激素的一些相关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毛发很多。多毛是雄激素增高的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另外有的女性到了成年以后,脸上仍然有痤疮,而且皮肤比较粗糙,毛孔比较粗大,它的临床表现还有症状比较明显,持续的时间还比较长,比较顽固,难以治疗。这个也是临床特点之一。另外有的女性会出现脱发,大约在20岁左右就开始脱发了,主要发生在头顶部,然后延伸到前头部。另外会表现一些男性化的表现,比如说阴蒂的肥大、乳腺的萎缩、声音的低沉等等。另外大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的紊乱的,主要表现为不来月经,或者是月经量很少。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还会出现肥胖,以及不怀孕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7

2019-09-02

60860次收听

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
多囊卵巢的综合症治疗有以下三种,第一个是一般治疗,注意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恢复排卵功能;第二个是药物治疗,可以口服避孕药或是治疗卵巢的药物;第三个是手术治疗,可以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不吃生冷和刺激的食物。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些女性备孕多年一直不能成功受孕,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那么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呢?应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雄激素水平过高可引起女性持续不排卵,导致生育期女性不能正常怀孕。多囊卵巢综合症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这种疾病并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终身治疗。
语音时长 01:46

2018-10-16

539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