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增生的原因
牙龈增生可能由遗传因素、药物影响、局部刺激、激素变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牙龈增生主要表现为牙龈体积增大、质地变韧、颜色改变等症状,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性牙龈纤维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表现为牙龈弥漫性增生,常累及全口牙龈。患者牙龈呈粉红色且质地坚韧,可能覆盖部分牙冠。该类型增生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通常需结合牙龈切除术等外科处理。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龈上洁治控制进展。
2、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牙龈增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免疫抑制剂通过干扰胶原代谢导致纤维组织过度增殖。这类增生多始于牙间乳头,逐渐向边缘龈扩展,可能伴随牙龈出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改用替代药物,配合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炎症。
3、局部刺激
不良修复体边缘、牙结石堆积等慢性刺激可引发反应性增生。机械刺激导致牙龈组织防御性增厚,常见于个别牙位,增生组织多呈深红色且易出血。通过拆除不良修复体、超声波洁牙去除刺激源后,增生多可自行消退。顽固性病例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纤维增殖。
4、激素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妊娠期龈炎伴增生。好发于妊娠第2-3个月,表现为龈乳头鲜红色瘤样突起,分娩后多自行缓解。孕期需加强菌斑控制,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急性炎症期可用聚维酮碘溶液含漱。避免在妊娠期进行侵入性治疗。
5、慢性炎症
长期菌斑性龈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增生性龈炎,常见于青少年前牙区。炎症刺激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伴毛细血管扩张,牙龈呈暗红色且质地松软。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重度纤维化增生需行牙龈成形术恢复生理形态。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间隙。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减少牙龈摩擦,戒烟限酒降低局部刺激。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去除菌斑结石,佩戴义齿者需定期调整修复体边缘。若发现牙龈异常增厚或出血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到口腔科排查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02:40
01:45
02:1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药物性牙龈增生
- 2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特点
- 3 药物性牙龈增生应该怎么办
- 4 药物性牙龈增生怎么办
- 5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 6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
- 7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病因
- 8 药物性牙龈增生预防方法




